亚洲仅重庆有少量分布 2万株和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大熊猫”将回归野外


亚洲仅重庆有少量分布 2万株和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大熊猫”将回归野外
文章图片
它是与恐龙同时代的远古生物 , 在整个亚洲 , 只有位于三峡库区的万州、石柱等个别地方有分布 。 它濒临灭绝 , 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严苛 , 被称为“植物大熊猫” 。 今年8月左右 , 它的生存和保护将迎来重大进展 。
它叫荷叶铁线蕨 , 是一种繁殖能力低下 , 却又有着很高科研、观赏、药用等价值的珍稀植物 。 去年10月 , 重庆万州区采用人工分株繁育方式成功繁殖的2000株荷叶铁线蕨移栽野外后 , 已通过了保育性野外回归试验 。 接下来 , 剩余的2万余株也将被移栽野外 , 并在此基础上陆续使其回归原生地 。
7月9日 , 上游新闻采访人员万州区林业局获悉 , 荷叶铁线蕨孢子繁殖技术在经过长期的前期准备后 , 将在今年8月左右正式进入试验阶段 。 该技术实验成功后 , 将对荷叶铁线蕨的生存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
亚洲仅重庆有少量分布 2万株和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大熊猫”将回归野外
文章图片
亚洲仅重庆有少量分布 2万株和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大熊猫”将回归野外】三峡库区的“特产植物”一度濒临灭绝
上世纪70年代 , 万州新乡镇、石柱县西沱镇等地海拔200米左右的沿江岩石上 , 植物专家们发现了荷叶铁线蕨 。 这些植物或长在崖壁上 , 或藏在灌木丛中 , 且在亚洲大陆上 , 仅分布在三峡库区的部分地区 , 属于三峡库区的“特产植物” 。
这种植物的发现有何意义?
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 , 它不仅年代久远 , 与恐龙同时代 。 并且在研究了该种的亲缘关系、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后 , 公认它是印证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之一 。
如此珍贵的植物 , 却一度在灭绝的边缘徘徊 。 其分布范围狭窄 , 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 本身繁殖能力低 , 再加之人为过分夸大其药用价值 , 导致过度采集等 , 都是它“晋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珍稀植物的原因 。
若对其放任不管 , 荷叶铁线蕨可能很快就会走向灭绝 。 一个物种的消失 , 往往会造成几个以它为寄生物的物种的灭绝 , 从而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导致生态灾难 。 因此 , 保护好荷叶铁线蕨势在必行!
“为了保护好这些脆弱的植物 , 万州区在2016年建立了共3800多亩的荷叶铁线蕨保护区 , 严禁出现采伐、火烧、种植等改变荷叶铁线蕨生长环境的行为 , 并落实了7名专职管护人员长期巡护、监管 。 ”据重庆市万州区城郊林业站站长、林业副高级工程师谭中华介绍 , 2020年 , 万州区又在保护区内设置了7个观测点 , 定期对荷叶铁线蕨的生长环境和变化、植株数量及生长态势等情况进行监测 。
建专门的保护区、安排巡护人员 , 都是保护它的方式 。 但荷叶铁线蕨似乎天生“娇贵” , 如果不依靠人为研究扩大其种群数量 , 它似乎仍面临着灭绝风险 。
对此 , 万州区在2015年前后 , 便开始了荷叶铁线蕨分株繁育技术的探索 。
亚洲仅重庆有少量分布 2万株和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大熊猫”将回归野外
文章图片
分株繁育获得2.2万余株荷叶铁线蕨
在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内的温室大棚里 , 2.2万余株荷叶铁线蕨长势喜人 。 可不要小看了这2.2万余株植株 , 它们的到来实属来之不易 。
2015年 , 在经过长期的观察探索后 , 万州区开始将野外带回来的荷叶铁线蕨 , 在试验区里进行分株 。
“带它们回试验区之前 , 科研人员们就已经做了长期大量的工作 。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配制适合荷叶铁线蕨生长的土壤 。 这种植物对土壤、水分、温度要求非常严苛 , 稍微哪一点不对头 , 它就无法生存 。 ”谭中华表示 , 土壤成分确保以后 , 便是将荷叶铁线蕨进行分株繁殖 。
分株繁殖就是把花卉植株的球茎、根茎等 , 从母株上分割下来 , 另行栽植而成独立新株的方法 。 分株完成后 , 为使其生存 ,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严格要求 , 定期浇水、调试温度和湿度 。 热了就为其上遮阳网 , 冷了就为其盖薄膜 , 要将温度精确的控制在15-25℃ 。
经过一年悉心照料 , 第一次分株繁育试验成功 , 获得了1200余株荷叶铁线蕨 。 第二年 , 按照相同的思路 , 再次对母株进行分株繁殖 , 年年累积 , 终于在5年后获得了2.2万余株荷叶铁线蕨 。
亚洲仅重庆有少量分布 2万株和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大熊猫”将回归野外
文章图片
2000余株荷叶铁线蕨通过了保育性野外回归试验
分株繁育成功了 , 但这些分株繁育的荷叶铁线蕨从小“娇生惯养” , 能不能回到野外“自力更生” , 成了大家担心的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