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碰撞:黑洞吞噬中子星,引力波10亿年后穿过地球!

当一颗中子星和一个黑洞极度“相爱”时 , 会发生什么呢?
宇宙大碰撞:黑洞吞噬中子星,引力波10亿年后穿过地球!】据发表于《天文物理学杂志快报》(AstrophysicalJournalLetters)的一项研究指出 , 科学家们第一次明确地证实了黑洞和中子星的碰撞:一个黑洞一口吞掉了一颗中子星 , 而黑洞吞食中子星产生的引力波在10亿年到达地球后仍然清晰可见 , 再次验证爱因斯坦的最后预言又说对了 。
宇宙大碰撞:黑洞吞噬中子星,引力波10亿年后穿过地球!
文章图片
根据恒星坍缩理论 , 黑洞是宇宙中一个具有极端强引力场的点 , 引力大到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 , 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并自行坍塌时形成 。 而中子星的形成类似 , 是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核心燃料后 , 经重力坍缩发生超新星爆炸再压缩而成 , 主要由堆积的中子组成 。
那什么是引力波?爱因斯坦的最后预言又说了什么?
牛顿在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后 , 人类知道了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的吸引力 , 但是牛顿没有解释引力是怎么来的 。 到了1915年 , 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 认为重力不单只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 而可以用时间与空间的扭曲程度来表示 。
宇宙大碰撞:黑洞吞噬中子星,引力波10亿年后穿过地球!
文章图片
广义相对论说 , 平坦的空间会被有质量的物体压弯 。 因此当两个极高质量的天体(黑洞或中子星)互相围绕公转 , 时空就会被它们的重力循环拉扯而形成向外扩散的波浪 , 这个波浪就是引力波 。 举个例子 , 我们往池塘丢一个石头 , 水面产生一圈一圈的涟漪 , 这个涟漪就相当于是引力波 。
自2016年科学家证明了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波存在后 , 短短几年来 , 科学家已发现记录了双黑洞碰撞、双中子星碰撞等50个引力波事件 。 但理论上 , 除了黑洞之间的互相碰撞和中子星之间的碰撞外 , 黑洞吞噬中子星也会释放引力波 , 但这个现象一直未得到证实 。
宇宙大碰撞:黑洞吞噬中子星,引力波10亿年后穿过地球!
文章图片
直接探测引力波非常困难 , 即使极高质量的天体 , 其所造成的引力波波幅仍然非常小 。 为了直接探测引力波 , 诺奖得主、物理学家基普·斯蒂芬·索恩(KipStephenThorne)主导了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建造 , 采用了简单光干涉原理 , 将两束互相垂直的激光各自沿着4公里长的隧道发射 , 在隧道尽头用镜反射回起点重新结合 , 形成干涉图像 。 如果引力波经过地球 , 因为互相垂直的方向的时空扭曲程度不相同 , 两束激光所走过的距离就会有所不同 , 干涉图像就会改变 。 而意大利室女座干涉仪(Virgo)的建造原理也类似 。
宇宙大碰撞:黑洞吞噬中子星,引力波10亿年后穿过地球!
文章图片
时间来到2020年1月5日 , 当人类感官无法察觉的冲击波穿过地球时 , 地球发生了轻微的颤抖 , 而地球的微颤被LIGO和Virgo的探测器检测到 , 这属于引力波信号 。 时隔10天后 , 探测器再次检测到引力波信号 。
随后LIGO和Virgo的科学家以及美国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团队对这两起引力波事件(GW200105、GW200115)进行分析研究 , 发现信号来自2个联星螺旋系统 。 如果是中子星合并 , 那会引发伽马射线爆发 , 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电磁波信号 , 但是科学家们没有发现任何的电磁波信号 。
宇宙大碰撞:黑洞吞噬中子星,引力波10亿年后穿过地球!
文章图片
科学家根据引力波的特性计算天体的质量;如果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两倍或更轻 , 他们就会认为它是一颗中子星 。 如果质量是我们太阳的五倍或更大 , 则它是一个黑洞 。
最后结论得出:GW200105事件是质量约太阳9倍的黑洞吞掉质量约太阳1.9倍的中子星伴星 , 发生在约9亿年前 , 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一直到2020年才抵达地球;GW200115事件更古老 , 发生在约10亿年前 , 为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吞掉1.5倍太阳质量的中子星伴星 。 从两起引力波事件中 , 科学家推测距离地球10亿光年内 , 黑洞吞并中子星现象平均每月会发生一次 。
另外从GW200105与GW200115事件中都未捕捉到光芒(电磁波信号) , 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子星被黑洞扭曲变形 , 这可能说明黑洞不是慢慢撕碎中子星 , 而是一口直接吞下整个中子星 。
宇宙大碰撞:黑洞吞噬中子星,引力波10亿年后穿过地球!
文章图片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体物理学家苏珊·斯科特(SusanScott)表示:“这些碰撞已经从根本上震动了宇宙 , 我们已经探测到它们在宇宙中产生的涟漪 。 每次碰撞不仅仅是两个巨大而致密的物体的碰撞 , 它真的很像吃豆人(Pac-Man) , 一个黑洞吞噬了它的整个伴生中子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