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双碳”战略下万亿新能源建筑市场中的一片“未来瓦”

7月16日上午 , 备受瞩目的全国碳交易市场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鸣锣开市 。
作为落实“双碳”战略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政策工具 , 全国碳交易市场排放配额以48元/吨起步 , 开市两个多月以来 , 最高成交价一度涨至61.07元/吨 , 至今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近900万吨 , 累计成交额已超4亿元 。
在这个让很多人感到陌生的全新市场背后 , 一场围绕“双碳”战略而展开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正在加快推进 , 与此同时 , 一个万亿量级的超级蓝海市场也逐渐浮出水面 。
新抓手:两大国家战略背后的密集行动
这可能是近年来最被密集提及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 。
与此同时 , 有关“双碳”的顶层设计蓝图正逐渐展开 , 战略落地的行动纲领也在持续迅速出炉 。
能源领域最先推进突破性进展 , 6月20日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正式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 , 通知中明确提出 , 将全面开展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 , 消息一出 , 立即在光伏界引发强烈震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对此分析认为 , 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和光伏消纳能力的提升 , 光伏发电呈现出由大型地面电站向更靠近用户需求侧的分布式光伏方向转型 。
“此时推进‘整县光伏’ , 一是与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形成政策集合叠加 , 集中释放政策支持红利;二是分布式光伏作为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将为农民增收带来新的、稳定可预期的途径;三是由地方政府主导来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 , 可以与城乡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等其他发展战略相结合 , 提高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与效益 。 ”该负责人表示 。
9月 , 国家能源局网站正式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 , 全国共有30个省份报送676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 招商证券据此测算 , 以国内既有建筑屋顶面积100亿平米计算 , 25%渗透率下 , 全国分布式光伏潜在装机空间超过500GW 。
具体到企业层面 , 在央企、国企积极布局的同时 , 许多深耕新能源的民营企业也在围绕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展开积极探索 , 例如天合光能就在业内首发了《整县推进白皮书》 , 该《白皮书》汇聚了天合光能在户用以及工商业分布式领域多年经验 , 从政策解读 , 项目开发 , 建设实施 , 运行维护和天合自身优势等5大板块对整县推进最关心的100个问题进行系统详细地阐述解答 , 多维度直击整县推进痛难点 。
有权威人士预判 , 在“双碳”目标的牵引与倒逼之下 , 绿色必会成为“十四五”乃至未来中国发展的底色 , 一场涉及能源转型、产业转型、金融转型、生活方式转型 , 涵盖供给和需求两侧的绿色革命将在神州大地掀起 , 进而全方位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深度|“双碳”战略下万亿新能源建筑市场中的一片“未来瓦”
文章图片
附:676个县市“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名单”试点地区分布(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
“新物种”:“坡长雪厚”的零碳建筑主战场
“坡长雪厚” , 最初源于著名投资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 , 主要强调行业成长空间和企业沉淀壁垒 , 在这场前所未见的“双碳”大战略下 , 新能源行业的“长坡厚雪”又在哪里?
“2019年 , 我国建筑运行用电量为1.89万亿千瓦时 , 约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4 , 其中70%左右来自燃煤、燃气发电 , 因支撑建筑运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11亿吨 , 若按照未来建筑规模750亿平方米计算 , 用电总量将在当前的基础上翻倍 。 ”
在一次公开媒体采访中 ,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就曾指出 , 作为仅次于工业的排放大户 , 建筑领域的用电需求是最主要的排放来源 , 也是减排难点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最新一份研究结果也显示 , 从建设到运营 , 我国建筑行业碳排放约占总碳排放量的40% , 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 , 而若维持现有建筑节能政策标准与技术不变 , 建筑领域的碳达峰时间约在2038年左右 , 这将明显滞后全国碳排放总量达峰时间 , 也将对兑现“2060碳中和”目标构成巨大挑战 , 因此建筑行业节能减碳挑战空前 。
全球知名管理咨询机构罗兰贝格也曾对此作出预判 , 四成的碳排放占比意味着 , 要实现碳中和目标 , 建筑领域是必须全力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 这同时也带来了广阔的产业前景与机遇 , 建筑全产业链实现碳中和的转型过程中 , 将释放超过10万亿级的新增投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