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合伙人”共享共建创新沃土


“创新合伙人”共享共建创新沃土
文章图片
坐落在北京市中关村贝伦产业园的百放英库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资料图片
“创新合伙人”共享共建创新沃土
文章图片
9月25日 , 观众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展馆观看京张高铁展览 。 郭俊锋摄(人民视觉)
“创新合伙人”共享共建创新沃土
文章图片
9月25日 , 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 , 工作人员介绍智慧餐台 , 它可以记录运动员膳食营养摄入情况 。 新华社采访人员任超摄
“创新合伙人”共享共建创新沃土
文章图片
9月25日 , 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 , 观众体验通过服务机器人办理普惠金融相关业务 。 新华社采访人员任超摄
9月24日至28日 , 2021年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行 。 作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 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等一批重大创新研究成果;组织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 , 聚焦医药健康等12个硬科技领域;举办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 , 包括新技术新产品首发推介等15场活动 , 汇聚了50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 。
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多年来早已声名远播 。 2020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目前 , 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 ,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 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
在中关村科学城落地的“创新合伙人”计划就是一项新颖的范例 。 何为“创新合伙人” , 该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 又能为地方创新发展提供哪些新启示?就此 , 本报进行了采访 。
形成创新责任共同体
中关村的创新发展已经过几十年历程 , 然而“不日新者必日退 , 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 要始终站在创新前沿并非易事 。
在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于军看来 , 科技创新层次和能级不高 , 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全球顶尖的创新领军人才占比偏低 , 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国际标准较少;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还不够强等 , 都是海淀区在面对新的任务和使命时亟待补上的短板 。 为早日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 , “创新合伙人”计划应运而生 。
什么是“创新合伙人”?2018年初 , 海淀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即“海淀创新发展16条”) , 其中首次提到这一概念 , “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科技战略专家、法律财务管理专家等重点群体 , 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 。
如何让“创新合伙人”扎根?首先从转变政府在创新发展中的角色和发挥作用的方式开始 。 “创新合伙人”计划着力打造政府与企业在原始创新过程中的新型伙伴关系 , 让科技创新主体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的主人 。
“‘合伙人’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洁尘告诉笔者 , 无论是政府、创新企业 , 还是科研院所、科研人才 , 各个创新要素都能在“创新合伙人”机制中得到整合 , 彼此进行平等合作 。 “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其中是组织者、服务员的角色 。 这种合作打破了过去政府与企业间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 用共同的目标把各方凝聚起来 , 形成创新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 ”
2019年8月 ,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 。 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各个业务部门的设置 , 都可以为“创新合伙人”提供服务 。
“创新合伙人”共享共建创新沃土】在新机制的推动下 , 2020年 , 中关村科学城企业总收入近3万亿元 , 实现逆势增长 。 目前 , 海淀区已有超过1万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今年5月 , 海淀区还举办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创新合伙人”大会 , 会上与18家单位签约了16个合作项目 , 包括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高端手机研发业务、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区块链总部和区块链算力商业平台、浪潮集团的北京研发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的国家支付系统创新实验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