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微信被无故扣钱? 小心“被保险”了

“家里老人中招了 , 自动扣费了几个月 , 跟客服沟通了几天也没有消息反馈 。 ”近期 , 有不少消费者表示 , 自家父母在不知情下“被保险”了 。
“不知道是在何时投了保”
“9月22日那天 , 我父亲微信莫名收到扣款提示 , 显示被‘悟空保’扣了155元的保费 。 ”邓雨(化名)告诉中新网 , 自家老人遭遇了一起“被投保” 。
“我父亲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投的保 , 也没填写过个人信息 。 ”但邓雨在翻找手机记录后发现 , 在8月9日时已被悟空保扣款1元 , 她表示 , 自己父亲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熟练 , 可能因此中招 , 误投了“1元险” 。
根据悟空保的小程序介绍 , 悟空保只是第三方保险中介机构 。 邓雨父亲“被投保”的保险 , 实际承保公司为泰康在线 。 “泰康在线的客服坚称我父亲已经填写了个人信息 , 多次拒绝退回全款的要求 。 ”她说 。
中新网注意到 , 在悟空保的小程序中 , 投保只需提供身份证号和手机号 , 在输入手机验证码后 , 页面会自动跳转到付款界面 , 甚至连“立即投保”的确认按钮都不需要点 。
在向客服询问时 , 悟空保客服表示 , 投保页面上有投保须知 , 被保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仔细阅读 , 选择投保 。 而实际上 , 投保页面中的《保险条款》《投保须知》等均为默认勾选 。
老人微信被无故扣钱? 小心“被保险”了
文章图片
悟空保小程序中的投保界面 , 输入验证码后会立即跳转至付款界面 。
邓雨的遭遇也并非个例 。
在黑猫投诉上 , 关于悟空保的投诉达5000多条 。 大部分投诉者都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投保、自动扣款 , 且退保退款困难 。 而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 ,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经历过同样情况 。
中新网发现 , 在这些投诉中 , 不少消费者第一月的投保金额仅为1元 , 后续则是每个月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自动扣款 , 且中招者大部分是家中的老人 。
根据投诉 , 一些消费者是在扫码共享设备或者健康码时“中招”;更多人反映 , 自己完全不知道是在何时投了保 , 收到扣款提示后才知道被投保了 , 实际上早已过了投保的“犹豫期” 。
“退保要收35%的手续费”
后续退保过程中 , 除了客服电话难接通外 , 退保手续也十分繁琐 , 不少网友表示 , “退保需要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 , 还要进行人脸识别 , 明明被坑的时候什么都没填 。 ”“没办法全额退保 , 客服称要收35%的手续费 。 ”
对此 , 有消费者表示了疑惑 , “即使误投后退保 , 平台也能赚到钱 , 这明显是套路 。 ”
老人微信被无故扣钱? 小心“被保险”了
文章图片
消费者在投诉平台上的相关投诉 。
“一般的传统保险 , 需要对被投保人的第一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等进行确认 , 相比较而言 , 互联网保险的保险责任比较简单 , 在重视前端‘获客’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简化投保程序 。 ”某保险公司区域经理李女士告诉中新网 。
她表示 , 按照规定 , 一般寿险保险只能退回退保时保单所具有的“现金价值” , 这也就意味着 , 一旦投保成功 , 消费者在后续退保时很难实现全额退保 。
监管出手!诱导投保广告 , 全面停止
针对老年群体易踩保险陷阱的现象 , 李女士表示 , 在一些消费场景中植入的保险广告 , 一定程度上是在利用消费者的注意力“盲区”进行引流 。
“年轻人可能还会仔细甄别 ,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 , 智能手机操作较为复杂 , 很可能因为看不懂或操作不当而不小心点了投保 , 从而引发消费投诉纠纷 。 建议对投保人年龄进行限制 , 以免老年人误投造成损失 。 ”
老人微信被无故扣钱? 小心“被保险”了
文章图片
扫码共享单车成为中招被投保的消费场景之一 。 资料图 。
对于诱导投保的广告乱象 , 8月25日 , 北京市银保监局发布通知 , 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全面停止在北京地区发布存在过度营销、诱导消费问题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广告 , 包括但不限于“首月1元”“1元升级”“免费赠险”“实物抽奖”“限时停售”等诱导、误导性的内容 , 以及存在广告标识不清晰、关闭按钮不显著、整屏诱导点击等问题的广告 。
老人微信被无故扣钱? 小心“被保险”了】你“被保险”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