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亿年的史前文明 加蓬核反应堆群释疑( 二 )


跨越20亿年的史前文明 加蓬核反应堆群释疑
文章图片
图4)史前核反应堆群铀矿示意图:“自然形成论”推论的史前核反应堆和铀矿应该形成于FA/FB地层交界面 。 实际情况是铀矿和反应堆都出现在离FA/FB交界面数米远的地方 。
4)更奇怪的是 , 在最大的1~6号(包括15号)反应堆附近的有机物含量很少[2] , 和“自然形成理论”中的有机物还原说完全背道而驰 。
5)科学界推断反应堆只可能在地下深处形成和运行 , 可是又存在诸多说明反应堆在地表附近运转的证据(例如文献[2]-第38页) 。 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解释了 。
6)为了解释9号堆的自发启动条件 , 核物理学家在2003年创建了非常理想化的研究模型[9] , 但即使这样也只能勉强解释9号堆的自发启动条件 , 无力解释其它几个小反应堆的自发启动 。 除了用中子源人为“点火”外 , 似乎没有其它办法能启动它们 。
7)在对流(moderatordensity)、产汽(voideffect)和蒸汽压力的自然条件作用下 , 反应堆下部的反应程度必然会远远地超出上部 。 矛盾的是 , 从几个反应堆的纵向核反应分析曲线看[6][12] , 只有少数反应堆的下部比上部发生的核反应略多 , 反而有的反应堆上部的核反应程度却远超下部 。 这说明反应堆的原始构造可能很复杂 。
跨越20亿年的史前文明 加蓬核反应堆群释疑
文章图片
图5)“自然形成论”假想的核反应周期循环示意图 , 及反应堆上部和下部的核反应程度比较 。
跨越20亿年的史前文明 加蓬核反应堆群释疑】8)自然条件下 , 反应堆堆芯在热水流中的脱硅程度应远大于外部 。 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比如7~9号反应堆堆芯内的砂岩脱硅不完全 , 甚至在堆芯内发现有几乎未脱硅的砂岩块 , 然而 , 7~9号反应堆上方约有120立方米砂岩被脱硅成粘土[2] 。 这似乎说明反应堆曾存在壳体 。 (注:脱硅指含硅岩石在热水流中发生硅流失 , 逐渐体积收缩到粘土化的过程)
9)包覆多数反应堆堆芯的粘土圈内层的主要成分是富镁绿泥石粘土 , 这层粘土的镁含量远远高于堆芯和周边区域[6][10][11] 。 科学已知富镁绿泥石一般生成于沸腾蒸发环境或风化环境 。 那么从上面的特点看 , 粘土圈内层好像是发生沸腾的地方(就如电水壶的内底面) , 也就是说 , 粘土圈内层和堆芯之间可能曾经存在过壳体 。
跨越20亿年的史前文明 加蓬核反应堆群释疑
文章图片
图6)史前反应堆富镁绿泥石粘土层图示:沸腾作用渐渐形成富镁绿泥石粘土 , 粘土圈内层和堆芯之间可能曾经存在过壳体 。
10)各个反应堆都存在上方砂岩脱硅后引发塌陷现象 , 再加上地震作用 , 这些反应堆在自然条件下怎么可能稳定运行50万年?和反应堆上方的脱硅塌陷相比 , 下面土层的脱硅更奇葩 。 下方土层脱硅后体积缩小形成空穴 , 按理说脱硅后疏松的反应堆芯应该逐渐从中心碎裂下沉 , 实际上不仅没有出现此种情况 , 反而发现多个反应堆上方的土层绕过反应堆滑入下方空穴的现象[10] 。 似乎反应堆不只曾经存在类球状壳体而且还挺坚固 。
跨越20亿年的史前文明 加蓬核反应堆群释疑
文章图片
图7.2)史前反应堆现场实况图示:疏松的反应堆芯不但没有碎裂下坠 , 而且上方的黏土绕过反应堆滑入下方空穴 。
11)文献[2]的第91页陈述了科学研究发现 , 要想使核反应持续 , 这些反应堆从始至终(数十万年间)都需要维持在40%的内部孔隙率 , 然而在自然条件下这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 40%的孔隙率与沙子无异 , 可是实际上 , 所谓“自然形成”的反应堆是由比沙子质地更细密的砂岩构成 , 即使假设在核反应开始前就已不可思议地脱硅达到40%的孔隙率 , 在持续脱硅的数十万年间如何保持孔隙率不变?现实情况是 , 脱硅现象不只会使反应堆的孔隙率持续变化 , 而且脱硅还持续改变了反应堆及周边的形状和构造 , 文献[2]第49页就描述了脱硅现象和反应堆稳定运行间的矛盾 。
12)前一个矛盾现象也点出了本文开篇谈过的“自然形成理论”最大的矛盾:在漫长的数十万年间 , 水循环环境、中子毒物存量、脱硅和粘土化、地震、核燃料消耗、堆芯变形、孔隙率等诸多变量必然会发生不小的变化 。 而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可能使反应堆脱离临界状态导致烧堆或停堆 , 那么除非在人造环境下运行 , 否则15个史前反应堆绝无可能稳定运转数十万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