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肩膀上”,改良型新药成药物研发新热门

近10年 , 美国通过505(b)(2)申请获批的新药渐成研发主力 。 与国际相比 , 我国改良型新药起步较晚 。 2016年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 , 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进行改革 , 将“新药”分为1类新药(创新药)和2类新药(改良型新药) 。
其中 , 改良型新药是对已知活性成分的上市药品进行优化 , 它的研发难度介于源头创新药和一般仿制药之间 。 在仿制药竞争越来越激烈 , 而全球新药研发失败率越来越高 , 开发新靶点的NME药物越来越难的情况下 , 改良型新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优势选择 。
“站在巨人肩膀上”,改良型新药成药物研发新热门
文章图片
“站在巨人肩膀上”,改良型新药成药物研发新热门】2017-2021年CDE受理2类新药数量(按受理号计)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功开发改良型新药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我国改良型新药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该如何立项?在改良型新药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力量不够的情况下 , 我们在立项时怎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9月18日-19日 , 专家云集的“2021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六届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峰会(PDI)”在重庆隆重召开 。 会上 , 在太极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郑飞鸣主持下 , 六位专家围绕“改良型新药研发关键技术探讨”进行对话 。
“站在巨人肩膀上”,改良型新药成药物研发新热门
文章图片
主吃人∶郑飞鸣 , 太极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对话嘉宾∶(左二起)
张建祥: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与检验医学系药剂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洪:博士、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中心总经理
刘中卫:博士、康洲医药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
曹原:重庆润生药业有限公司CEO
陈彪:高级工程师、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固体制剂总监、四川科伦安岳分公司总工程师
刘勇:博睿数科副总经理
从“follow”到创新 , 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张建祥教授指出:国内很多制剂“一直在follow , 但从未超越” 。 例如 , 乳酸类的辅料 , 虽然很早就已合成出来 , 但把它推向新型制剂领域 , 尤其缓控释领域最早是由美国一些公司介入 , 然后欧洲、日本跟进 。 而国内往往是在国外有产品上市了 , 而且效益不错 , 才会慢慢去跟进 , 慢好几个节拍 。
此外 , 原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 即便是大家熟知的药用辅料 , 但在大规模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可能存在问题 。 另外 , 新制剂开发的成本也是企业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 如果成本过高 , 很多公司一般也不愿意介入 , 导致我国新的制剂方面总是慢人一步 。 张建祥教授认为 , “在如今国家大力鼓励创新的时候 , 如果能有一些企业做原创性的制剂 , 尤其是基于新的制剂技术或者新的药用辅料做一些工作 , 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 ”
“站在巨人肩膀上”,改良型新药成药物研发新热门
文章图片
刘中卫博士认为 , “改良型创新药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同 , 一个异 。 所谓的“同”就是采取已经被证明了的部分 , 所谓的“异”就是差异化的决策 。 想要做到“异” , 思维方式首先得不同 。 ”“现在最多的一个问题是follow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一是大多数立项思维都是基于工业药理学的思维 , 但是真正创新应该是从临床源头开始寻找差异化 , 因为我们的药只是临床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 二是工业化体系问题 , 我国目前的工业化体系还不够精良 , 很多地方没有做精做透 。 随着环境的改善 , 以及我们思维方式的改变 , 改良型创新药的前进一定会变成我们最重要的医药创新方向 。 ”
陈彪总监提出 , 改良型创新药除开创新的因素以外 , 还与工程学、材料学等很多学科相关 , 同时可能还涉及到要同步开发工艺设备 。 改良型创新制剂在工业化层面 , 我们要考虑跟企业的整体设备、生产技术的关系 。
此外 , 随着集采不断推进 , 企业不得不考虑成本问题 。 陈彪总监指出:“除非你是做别人没有的 , 只要是别人也能做出来的东西 , 按照国家的政策都会进入集采 。 进入集采拼的就是成本、质量稳定性 , 在研发的时候就要考虑稳定生产的成本有没有优势 。 ”
2类新药如何立项 , 才能开发出优秀的产品?
从药物研发广义的角度 , 做改良型创新药可以说是中国现阶段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 因为大部分改良型创新药是从药学入手 , 而我国药学研究处于较高水平 , 无论是原料药还是制剂、平台 , 都研究得比较透 。 但我国真正具有临床意义的改良型创新药非常少 , 企业应该如何立项 , 找到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