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主动“分手”万达酒店,提升地产+或是主因

融创中国(1918.HK)和万达酒店发展(0169.HK)的“分手风波” , 来得有些突然 。
9月10日 , 融创中国向万达酒店发展发送了一则通知 , 表示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及商业战略的调整 , 将终止与万达酒店发展订立的有关由融创持有 , 且由万达酒店管理的21家酒店的酒店管理协议 。 而合同协议从2017年开始 , 原计划于2037年才结束 。
9月16日 , 万达酒店发展发布公告称 , 已与融创集团达成协议 , 后者正式收回21家酒店的经营管理权 , 双方就合作协议终止达成一致补偿及后续处置方案 。 根据协议 , 融创集团就合作协议终止向万达酒店发展提供补偿金额1.33亿元;融创集团向万达酒店发展支付6859万元 , 用于结清剩余经营管理费用 。
融创主动“分手”万达酒店,提升地产+或是主因
文章图片
融创、万达酒店分道扬镳 , 舆论哗然 。 房地产行业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的当下 , 融创不惜巨额补偿 , 提前16年结束合约 , 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融创缺钱?
值得一提的是 , 这场交易并未改变万达旗下酒店的品牌 , 万达仍为酒店的运营方 。 而万达酒店发展主要业务就包括酒店运营与管理服务、酒店设计与建设管理服务以及投资物业租赁 , 其中酒店运营是其主营业务 。
之后 , 融创交给万达管理的21家酒店中包括19家正在运营的酒店和2家正在建设且尚未开始运营的酒店 。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 , 21家酒店的总收入约1.5亿港元、7180万港元和3800万港元 , 分别占万达酒店发展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收入的18%、11%和9% 。 尽管曾受疫情影响较严重 , 但2021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了扭转的迹象 。
融创主动“分手”万达酒店,提升地产+或是主因
文章图片
此次 , 融创集团从万达集团手里收回21家酒店经营管理权 , 有分析认为 , 或许是为进一步整合酒店资源 , 以缓解资金流动性问题 。 下一步 , 融创有可能将部分酒店打包出售 , 寻求变现 。
今年中期业绩会上 , 融创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曾表示 , 下半年将在拿地上相当稳健 , 并且不会有新的并购计划——这也意味着 , 融创并不存在非常急迫的资金短缺情形和套现需求 , 更无需为此提前斩断长期计划 , 还支付补偿金 。
“大文旅”或成方向
而就酒店行业人士看来 , 融创此举 , 很有可能是要将旗下酒店 , 变身为完全自主的品牌 , 牢牢攥在手中 , 成为其“大文旅”计划中的一部分 。
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对媒体分析称 , 酒店管理的门槛并不是太高 。 现如今 , 融创拟把自己的文旅业务板块当作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 但倘若长期将管理权交给其他企业 , 在品牌和收益上都会受到影响 。
融创主动“分手”万达酒店,提升地产+或是主因】也就是说 , 融创实际上看好这些酒店的长期发展 , 希望完全收回控制权 , 将品牌发展成果和所有资金收益全部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
官网显示 , 融创文旅集团定位于“中国家庭欢乐供应商” , 高起点布局文旅产业 , 为满足中国家庭对旅游度假的多元需求 , 提供融创文化旅游城、融创旅游度假区等业务板块 。 目前 , 融创文旅现已布局12座文旅城、4个旅游度假区、9个会议会展中心、25个文旅小镇 , 其中涵盖49个乐园、48个商业及近150家高端酒店 。
融创主动“分手”万达酒店,提升地产+或是主因
文章图片
2020年 , 融创文旅总资产高达1250亿元 , 仅次于物业开发的8768亿元 , 数额为其15%左右 。 但是 , 融创文旅城建设及运营同期收入仅为38.8亿元 , 占集团总收入的1.7% , 主营物业开发收入则达到了2188.8亿元 , 占94.9% 。
融创主动“分手”万达酒店,提升地产+或是主因
文章图片
但这并不意味着融创要抛弃文旅业务 。 只是现如今 , 房地产行业风格逐渐切换 , 监管犹如“紧箍咒”缠身 , 融创的口号也由原来的“更快速、更均好、更优质、更深耕”向更安全、更从容、更长期、更有价值”这一新的经营准则过渡 。 “长期”成为了新的关键词 。
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 , 融创一反激进的面貌 , 孙宏斌直言 , “我们现在需要安全” 。 融创作出承诺 , 下半年 , 融创将放缓拿地 , 降低拿地销售比 。
融创中国行政总裁汪孟德也表示 , “地产+”业务是融创中国未来3年非常重要的发力点 , 希望“地产+”业务整体占比能尽快超过10% , 在文旅业务方面将更聚焦于雪场 , 商业运营、酒店住宿板块、康养养老等 。 “调控对行业和企业都是好事 , 经过这一轮调控 , 房企都将变得更稳、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