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买高卖”的逻辑不再奏效的原因是什么?


近期写过一篇《关于“新网络泡沫” , 我想说两句》 。 “网络公司”是一个特别过时的词 , 就好像还沉醉在世纪初首个十年里感觉差不多 。
有很多人会反驳说现在的公司看起来好多估值都上天了 , 没盈利凭什么涨那么多?这种朋友可以挪步上面的文章先看看 。
还有很多人会对“科技概念”存疑 , 认为旧科技和新科技的转换速度太快了 , 旧科技被颠覆就不值钱了 , 所以挂了“科技”概念的公司风险巨大 , 估值往往过高 。
这就会涉及到近十年来一个巨大的困扰:“低买高卖”的逻辑不奏效了 。
经济学人9月刊的文章《The age-old strategy of buying cheap shares is faltering》里同样谈到了这个问题 。
|“低买高卖”的逻辑不再奏效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插图
似乎“growth stocks”跑过“value stocks”似乎上一次还发生在“网络泡沫时期” 。 所以很多人开始质疑 , 我们是不是身处一场更大的泡沫之中?历史是不是轮回了?
如果你从1996年开始买入成长股类的指数 , 到现在24年 , 应该是稳稳地跑赢了所谓的“价值股”的指数 。 这是不是有点魔幻?明明是泡沫(真的破了) , 为啥拉长到20多年还跑赢了价值?
我记得在过去 , 总有人会希望用“刻舟求剑”的方式去寻找宏观经济的大规律 , 然后算出每一场金融危机的间隔就差不多是10年 。 如果真有这个规律 , 套利的人就太舒服了 , 10年休息 , 然后努力个2、3年 , 再休息10年 , 人生就过去了 。
是的你没听错 , 人生就过去了 。 我们一生如此短暂 , 如果20多年你都身处“泡沫”之中 , 然后你还坚守“价值” ,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未经审视的人生” 。
长话短说 , 我认为成长股/科技股在这个10年能跑赢“价值股”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商业环境的变化已经远远大于我们学校里传授的金融知识的更新以及会计行业计算方式的改变 。
同样是之前的文章《有关流媒体的思考:成本、规模和估值》有提到 , 就奈飞为例子来说 , 商业视角也好 , 会计视角也好 , 无论怎么看 , 你都会觉得这货风险巨大 。
当奈飞彻底转型流媒体的时候 , 高昂的外采成本和完全靠会员费的商业模式是一对矛盾体 , 反正看不到盈利的那一天 。 转型做自制内容后 , 投入与日俱增 , 债台高筑 , 入不敷出 。 虽然看着用户突突突地涨 , 但是你依然无法想象出来它如何赚钱 , 因为它还在不断地加倍往内容里砸钱 。
从会计视角看这货更惨 , 或者说没法看懂 。 以前电影公司拍个片子 , 你好歹好知道它最终上映了是赔了还是赚了 。 奈飞拍个电影最后又不收票房 , 它只靠会员费 。。。
哪怕直白一点来算 , 一部内容赚不赚钱 , 你得用成本/新增用户数来算 。 比如一部电影成本1亿 , 如果算月订购的收入(10块钱一个月) , 新增用户1000万就能回本 , 如果算年订购的收入 , 新增用户不到100万就能回本 , 如果算2年的订购收入 , 新增用户不到50万就能回本?等等 。。。 这难道听起来不绕么?
奈飞的秘密是需要提供高于需求的供应量 , 以此提高议价权和留存率 , 并且用AI分发的方式 , 让内容找人 , 提高内容的长尾价值 。 这也就意味着最终它当然是能赚钱的 。
老喻说:“商业就是看能不能算得过来账 。 ”
孤独大脑
没错 , 新商业算的账 , 老的估值方式没法算 。 根本的问题在这里 。
想要看懂新商业的账 , 显然就不能照搬书本上的知识 , 同时也无法使用传统的盈利评估模式 。
不管是拼多多、Bilibili、声网这类中概股 , 还是Trupanion、特斯拉、奈飞、Roku , 中国有赞、A股里的石头科技或者福昕软件等公司 , 虽然在不同领域不同商业环境中 , 但是它们都属于碰触到了商业逻辑的变革的新型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