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中屡试不爽的莫尔斯密码,你也可以玩

爱看谍战剧的朋友们对于经常用于消息传递的“莫尔斯密码”(也被称为称作摩斯密码)一定不陌生 , 用固定的符号表示特定的字母 , 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 , 就是一套密钥 。
莫尔斯码的产生 , 要从烽火台说起 。 在古代 , 无论通过语言还是文字 , 人们传递信息的能力都非常低下 。 小小县城内的县官想传一个人到堂 , 要靠衙役们一个接一个地大声喊;如果皇帝想下一道圣旨 , 寄一封书信到远方 , 要靠快马加鞭、日夜不停地传递 , 即使这样 , 仍要耐心等待十几天甚至上月的时间 。
这样的通信方式对于一丝一毫战机都不可贻误的战争场合是致命的 , 于是人们想了一些其他办法 , 比如“飞鸽传书”、“烽火台” 。 “飞鸽传书”的书信上可以写很多内容 , 可是飞鸽需要一段时间飞到目的地;烽火台的浓烟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远方看到 , 可是烟火的有无只能表示“有敌情”、“没有敌情”这样非常简单的信息 。
那么大胆想象一下 , 用烽火台可不可以传递复杂的信息 , 比如一个英语单词“apple”?设法使烽火台的浓烟在空中产生几个字母的图案?在空中用焰火产生字母图案对于现代的烟花工程师都是一个大难题 , 更何况对于古代的士兵 。
谍战剧中屡试不爽的莫尔斯密码,你也可以玩
文章图片
烽火台图源:见水印
先将烽火台点燃 , 再弄灭 , 然后再点燃 , 用烽火台点燃的次数来代表不同的字母 , 例如烽火台烧一次代表字母a , 连续烧26次代表字母z?这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办法 。 但是我们还有更好的办法 。 可以这样:先让烽火台烧一刻的时间 , 然后将烽火台熄灭 , 再将烽火台燃起 , 两刻的时间 , 再灭掉 , 用燃烧时间的“一短一长”来表示字母“a” , 其他的字母也可以用连续二三次或者四五次燃烧时间长短交替的烽火来表示 。 这样不必为了表示一个字母烧烽火台十几次甚至二十多次 。 这正是莫尔斯码的构想 。 但是对于烽火台而言 , 以上方案在实际中都是不可行的 。 为了收集木材、取火就要花上大把时间 , 一次次熄灭了再烧起 , 不知要花费多少时辰 。
电报与莫尔斯码的诞生
直到18世纪的欧洲 , 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电才给人们的通信方式带来跨时代的变化 , 上文提到的设想(将烽火台点起再熄灭)只需在电线的一端轻轻按动开关就可以实现 , 信息在瞬息之间就可以传送到遥远的地方 。
1832年秋天,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SamuelMorse)在一艘航船上听一位游客讲起电学知识 , 被深深吸引的他脑中突发灵感 , 决定改行研究如何用电线中的电流来通信 。
谍战剧中屡试不爽的莫尔斯密码,你也可以玩
文章图片
塞缪尔·莫尔斯
12年后 ,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 , 他的设想终于实现 。 1844年5月 , 莫尔斯将相隔六十多公里的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和巴尔的摩城用电线连接 , 他操纵华盛顿的发报机上的开关时 , 电路中时断时续地产生着电流 , 巴尔的摩城的收报机中的电磁铁也因电流的变化而不停地接通和断开 , 持续产生着“嘀”、“嗒”声 。 在发报时 , 发报员如果使连接发报机与接收机的电路接通时间长一些 , 接收机就会产生一声“嗒” , 如果接通时间稍微短一些 , 接收机就会产生一生“嘀” 。 这样交替着发送长短信号(分别用“━”和“.”表示) , 几个信号连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个字母和符号 。 当然 , 信号和信号间、字母和字母间也要有一定时间间隔 , 否则就会使接收方无法辨认 , 把它们混在一起 。 以下就是莫尔斯用“嘀”、“嗒”表示字母和数字的方法 , 也就是传说中的莫尔斯码:
谍战剧中屡试不爽的莫尔斯密码,你也可以玩
文章图片
对于一段嘀嘀嗒嗒声或者一张写满了“━····━━··━━··━━━·━━····━···━····━”符号的纸 , 普通人要与莫尔斯码表一个一个比对才能得到原文 , 经过专业训练的译报员 , 听“嘀”、“嗒”声就如同听人在讲话一样 , 可以一边听一边在脑中将这些嘀嗒声“同声传译”地转换成文字 。
有人可能会问:英语只有26个字母 , 容易用长短信号表示 , 那么千变万化的汉字怎么用莫尔斯码进行传送?其实解决方案在电影《风声》片中提到过 , 就是用四位数字 , 每个数字再分别用长短信号表示 。 四位数字最多可以表示10000个汉字 , 对于常用的汉字已经足够 。 莫尔斯码虽然是为了电报通信而发明 , 但却未必一定要用电信号来传递 , 《风声》中的节奏变幻的曲子、衣服上长短不一的线都可以成为莫尔斯码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