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真的是“戒烟神器”吗?花哨外表下存诸多健康风险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张云
“我可以做到电子烟离手 , 但是我必须知道它在哪儿 , 比如放在兜里、放在抽屉里 , 但我得知道它在哪儿 。 ”来自北京的90后白领郭兰博这样形容自己与电子烟的关系 。 自从2017年开始接触电子烟 , 曾经对卷烟无感甚至排斥的他“入了坑” , 慢慢地形成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依赖” 。
近年来 , 电子烟在我国悄然兴起 , 甚至在年轻人中间成了一种潮流和时尚 。 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 , 我国电子烟的使用率已经上升到0.9% , 使用人数约为1035万 。 在城市中 , 经常能看到有人时不时拿起烟杆“吞云吐雾”;在商场里 , 售卖电子烟的门店快速扩张;在网站上 , 也经常能够看到有关电子烟的新闻和评测 , 一些明星也在代言电子烟产品 。
5月26日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2020》)明确表示 , 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 , 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 明知有害 , 为何仍有这么多人对电子烟感兴趣并成为电子烟使用者?号称可以帮助戒烟、减害甚至无害的电子烟 , 到底对人的身心会产生哪些危害、多大危害?电子烟是否存在二手烟问题?采访人员就此进行了采访 。
1花哨外表下存在诸多健康风险
尽管市场上电子烟产品种类繁多、造型各异 , 但大多是由电源、雾化部件和控制单元组成 。 在电源供电和控制单元的作用下 , 雾化部件中的烟液受热雾化成烟雾和可吸入的气溶胶 , 从而让使用者产生“抽烟”的体验 。
与传统卷烟不同 , “加味”是电子烟吸引人们关注、尝试并且持续使用重要原因之一 。 和郭兰博类似 ,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韩东林也是一位电子烟烟民 , 而且使用过不止一种品牌的产品 , 桃子和西瓜是他最喜欢的口味 。
电子烟真的是“戒烟神器”吗?花哨外表下存诸多健康风险
文章图片
新版《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主题宣传活动在上海世博源大舞台举行 。 新华社发
“抽电子烟 , 我承认有好奇心的成分 , 比如我会把各种口味的都试一遍 , 再决定最后常抽的一种或几种 。 ”家住深圳市罗湖区的80后戴文凯特别提到了薄荷口味 , “我一定要买有薄荷的 , 写作或者开车的时候吸两口 , 很清凉的感觉 。 ”
曾有科学研究表明 , 电子烟加热后自由基的产生与调味剂浓度有关 , 随着调味剂浓度增加 , 电子烟中自由基的释放量也随之增加 。 电子烟中调味剂的不合理使用 , 会增加对电子烟使用者的危害 。
如果说能够丰富口感的香料是电子烟的主要卖点 , 那么同样是雾化烟主要成分的甘油、丙二醇和尼古丁等 , 则显得较为“低调” , 通常以小字出现或者干脆就很少提及 。
对于尼古丁 , 大部分电子烟使用者表示知晓 。 市面上售卖的电子烟烟弹外包装上 , 大多明显标记着尼古丁含量这项产品参数 。 以某款口味电子烟为例 , 2ml雾化弹容量中 , 尼古丁浓度为3% , 雾化蒸汽所含尼古丁为51mg 。 市场上除少量烟弹标注为0尼古丁外 , 通常大部分烟弹包含3%至5%的尼古丁含量 。
“我知道电子烟含有尼古丁 , 我抽烟就是享受尼古丁带来的惬意感 , 能够缓解焦虑、提神醒脑 。 ”郭兰博说 。
“目前市场上卖的电子烟绝大多数是含尼古丁的 , 而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 。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肖琳说 。 据《报告2020》显示 , 尼古丁除了让使用者产生依赖性 , 还会在妊娠期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并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 。
与此同时 , 甲醛也是电子烟雾化器加热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之一 , 但相比于尼古丁 , 较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 研究表明 , 电子烟气溶胶中的甲醛和乙醛的浓度与电池电压存在明显相关性 , 当电压从3.2V增加到4.8V时 , 气溶胶中的甲醛、乙醛含量增加200倍以上 。 “尼古丁的含量都会标注出来 , 而电子烟产生甲醛这件事 , 我确实不知道 。 ”山东泰安29岁的电子烟使用者小田说 。
2相比无害 , 更追求“减害”
“之前我对抽烟是很抗拒的 。 ”郭兰博说 , 小时候妈妈带他参观了一次人体器官展览 , 里面展示了抽烟5年的肺、10年的肺等模型 , 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 。 但是长大成人 , 尤其是工作之后 , “场合上总免不了抽烟 , 那我觉得还不如抽电子烟” 。
卷烟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 , 会产生一层棕色油腻物 , 即烟焦油 。 烟焦油随着烟流进入肺部 , 是致癌的罪魁祸首 , 除此以外还会加速血管硬化 , 引起多种疾病甚至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