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云朵承载了很多人童年的幻想|云朵能够飘浮在天空中是因为轻吗?并不是,它比坦克重得多

白色的云朵承载了很多人童年的幻想 , 很多人都梦想在云朵上自由地奔跑和翻滚 , 但同时我们也知道 , 这是不可能的 , 轻飘飘的云朵又如何能够承载我们沉重的身躯呢?
“轻飘飘” , 似乎不需要任何人告诉我们 , 我们就可以将这个形容词与云朵联系在一起 , 但却并不曾想过它与云朵是否相配 , 云朵真的是轻飘飘的吗?我们不着急作出结论 , 我们先来看看云朵到底是什么 。 云朵的本质就是一种可见聚合物 , 而这种聚合物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汽 。 当阳光照射到地表 , 陆地和海洋之中的水会化为水蒸气升向天空 , 随着高度的逐渐提升 , 温度越来越低 , 于是水蒸气重新化为小水滴 , 这些水分子会裹挟着空气中的微尘凝聚在一起 , 逐渐形成了一团聚合物 , 当阳光照射到这团聚合物上时 , 在散射作用下 , 云的外观就出现了 。
白色的云朵承载了很多人童年的幻想|云朵能够飘浮在天空中是因为轻吗?并不是,它比坦克重得多
文章图片
云朵没有固定的大小 , 形状也是千奇百怪 , 从地表看起来 , 有时候云朵经常会组合成我们所熟悉的形状 。
既然云朵是由水滴和微尘所组成的可见聚合物 , 那么它就必然有一个重量 , 那么云朵到底有多重呢?由于不同云朵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 所以重量也存在着些许不同 , 粗略来讲 , 一立方公里的云朵 , 重量可以达到500吨以上 。
500吨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和坦克来进行一下对比 , 俄罗斯的T-80主战坦克重量大概为46吨 , 而中国的99系列主战坦克的重量在58吨以下 , 也就是说一立方公里的云朵重量可以达到主战坦克的10倍左右 , 这飘浮在天空中的云朵 , 看起来轻飘飘的 , 可实际上却要比主战坦克还重得多 。 那么体积在一立方公里左右的云朵是否多见呢?
白色的云朵承载了很多人童年的幻想|云朵能够飘浮在天空中是因为轻吗?并不是,它比坦克重得多
文章图片
从地表看起来 , 天上的云朵似乎并不算大 , 所以一立方公里的云朵应该并不多见 , 这个结论是没有错的 , 但实际情况与我们想象的并不相同 。
一立方公里的云朵少见 , 并不是因为大多数的云朵达不到这个体积 , 而是因为大多数的云朵都超过了这个体积 。 云朵的高度各不相同 ,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表1000米到5000米的范围之内 , 由于距离地表很远 , 所以云朵看起来很小 , 但实际上它们的体积都非常巨大 , 一般的云朵总体积都要超过2立方公里 , 也就是说它的重量可以达到千吨以上 。 那么 , 现在问题来了 , 既然云朵这么重 , 那它是怎么飘浮在空中的呢?万吨巨轮可以漂浮在海面之上 , 这是因为海水的浮力所导致的 , 而大气的浮力与海洋的浮力不可同日而语 , 为什么重达千吨的云朵可以漂浮空中呢?
白色的云朵承载了很多人童年的幻想|云朵能够飘浮在天空中是因为轻吗?并不是,它比坦克重得多
文章图片
理论上来讲 , 云朵似乎是无法漂浮在空中的 , 因为云朵的本质就是水滴的聚合物 , 而构成不同云朵的水滴大小有所不同 。
对于直径在1毫米左右的水滴而言 , 它的下落速度可以达到1.5m/s , 而如果直径可以达到5毫米 , 那么下落速度就能够增加到6.5m/s左右 , 不过这个下落速度是针对于无风的空气环境而言的 , 但这样的环境是不存在的 , 因为相比高空而言 , 地表的温度明显更高 , 而热空气会自下而上流动 , 于是来自于地面的蒸腾作用就给了云朵一个托举的力量 , 在加上风的影响 , 云朵就可以避免向地面沉降了 。
既然云朵被托住了 , 为什么又会有降雨的发生呢?降雨的种类很多 , 比如锋面雨、地形雨等等 , 但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降雨 ,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 , 就是水滴的增大 。
白色的云朵承载了很多人童年的幻想|云朵能够飘浮在天空中是因为轻吗?并不是,它比坦克重得多
文章图片
云朵是由大小不一的水滴所组成的 , 当这些水滴彼此之间发生频繁的碰撞 , 那么它们就会融合增大 , 我们知道体积越大的水滴 , 它的下落速度就越大 , 当水滴的大小超过了空气可以承受的极限时 , 它们便开始下落 , 形成降雨 , 如果大气的温度特别低 , 那么这些水滴则会在降落的过程中化为雪花或冰雹 。
地球是充满生机的 , 而这份生机并仅仅体现在生命之上 ,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 地球的生机恰恰源自于运动与循环 , 海洋深处的一滴海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为水蒸气漂浮而上化为云朵 , 之后在数千米的高空中远行 , 最终化为雨滴降落地表、汇入河流 , 河流中的水被自来水厂抽取 , 经过处理后流入千家万户 , 我们根本无法想到 , 从水龙头中流出的某一滴水曾经就生活在海洋的中心 , 原本我们永远无法与之相见 , 现在却奇迹般地相遇 。 我们与一滴水的相遇如此 ,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