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半年亏损955亿元,困局下的“高铁战略”何去何从( 二 )


远期盈利有没有?个人认为几十年后 , “高铁”的客流会有较大增长 , 开始盈利 , 但那时高铁恐怕已经不算高铁 , 泯然众人矣 , 可能难度和成本已经不那么高 , 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 , 前面超前建设投入的大笔资源仍难以收回 , 更要考虑“成本高峰”等影响 。
总的来说 , 相关远期经济效益仍难以保证 。
那衍生的经济效益有多少呢?
没错 , 高铁对某些产业有所带动 。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 , 这10万亿砸到其它多个项目上 , 是不是会产生更多更好的效益?答案几乎是一定的 , 前面已经算过了 。
中国高铁 , 早期技术来自西方成熟技术 , 后由中方自行改进发展而来 , 开始阶段固然是一种进步 , 但进步之后 , 后来的巨量资源主要大量投在具体建设、重复建设上 , 对社会创新、科技进步的带动已经比较有限 。 无非就是钱花出去 , 大家都有钱赚 , 多少再投资一些 。
但是 , 相关花费的大部分并非用于创新高科技 , 相关的发展和再投资对远景的社会经济效益带动作用有限 。 考虑到科技进步往往意味着效益 , 那么高铁作为较为单一的项目(群) , 这方面的社会贡献必然会越来越小 。
10万亿 , 本应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回报 。 而现实中 , 是一个赔钱的高铁系统占用了10万亿 , 别的项目必然要“节衣缩食”过日子 , 但钱和资源是有限的 。
顺便说一下 , 高铁是专用客运专线 , 难以用来运货 , 这方面和多能的普速铁路没法比 。 再加上各种成本高昂、融资社会化等原因 , 高铁和普速铁路相比 , 竞争力差 。
没错 , 高铁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实是普速老大哥 。 有老大哥在那站着 , 高铁效益就没戏 。 在具体例子中 , 高铁吸引客流甚至要普速列车配合 , 比如减少普速车次和席位 , 不然上座率会更加惨淡 。
高铁的另一个对手是航空 , 大家都是国企 , 事实上形成了大规模内耗式竞争 。
02社会效益
基本民生问题
前面已经算过 , 高铁对经济全面的贡献并不如宣传那么理想 , 效益有限 , 意味着佣工有限和社会经济能力有限 , 那么就难以保证足够的就业和社会福利 。
有人一直在强调高铁创造了多少多少就业岗位 , 可10万家大型企业又能创造多少就业?而且如此打工不大需要翻山越岭顶风冒雪 , 家乡就能解决 , 而且工资会暴涨 。
即使是那些在铁路部门取得了新就业岗位的朋友们 , 似乎是“既得利益者”了 , 可经济大发展后 , 在别的企业就业还不是一样?没准还赚高薪 。
就是说10万亿砸在若干具体产业上 , 理论上对民生的促进会相当明显 , 但砸在高铁这单一项目上 , 对民生贡献有限 , 不合算 。
交通效率推动问题
没错 , 高铁明显改善了人的出行速度 。 但不得不指出 , 对于大部分乘客来说 , 几个小时、一天半天的时间节约 , 其实没那么紧要 。
倒是对旅游业有所促进 , 但不差钱的游客并不是全体 , 旅行社为了节约成本 , 也不大会情愿选择高铁 。 公出的道理类似 。
探亲倒是方便多了 , 可惜探亲并不是主线 。
更为重要的是 , 高铁是客运专线 , 对改善更重要的货物运输贡献很小 。
这方面总的来看 , 高铁有贡献 , 但实际的贡献相比巨大的消耗花费 , 不合算 。 而且某种程度上 , 高铁加剧了国内交通系统本身的“内耗” , 浪费甚多 。
社会科技促进
前面已经说过 , 高铁对于促进远期的社会科技发展 , 不能说没有贡献 , 只是效率较为低下 , 也不够全面 。
那乘客买不买账?高铁好不好 , 乘客说了算 。 数字说明 , 乘客对高铁不感冒 。 总体上座率低 , 才导致高铁亏损严重 。 对乘客需要、乘客能力和意愿 , 高铁仍属于奢侈品 。
高铁|半年亏损955亿元,困局下的“高铁战略”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国防贡献
高铁有利于争分夺秒、更快地投送部队 , 但毕竟是轻载的客运专线 , 进行快速投送的只能是轻装部队 , 更多重型装备、大宗后勤物资还得仰仗普速老大哥 。
轻装部队 , 其实战斗力比较有限 。
如此 , 社会效益如何已经比较明显 。
总体来看 , 高铁是一种不错的交通工具 , 的确对交通、对经济、对社会有贡献 , 放在客源有保证的地方会赚钱 , 大家欢迎度也较高 。
但不得不说 ,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虽然国家账面上“富裕得很” , 但仍有许多穷人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高铁 , 而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就业和收入的改善 , 还有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 这方面高铁给不了 , 或者说给的不够多、不够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