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继科为例,简析横板反手技术的重要性( 二 )
前面提到 , 反手技术既有防守端 , 也有进攻端 。 但是对于张继科而言 , 显然是以进攻为主 , 防守为辅 。 防守主要体现在接发球时 , 搓球过渡一板;而进攻则是大多数时候对于反手位机会球的处理上 。
张继科搓球 , 搓下旋与搓不转较多 。 因为任何选手的上一板球肯定是为了下一板球做准备 , 在中线偏左的来球处理时 , 搓下旋与搓不转的目的是让对方“起板” , 只要对方把球“拉起来” , 势必会进入张继科反手的控制范围 , 以致于他反手抢占先机 。 也就是说 , 张继科反手搓的这一板 , 实际上仍是过渡球 , 目的是寻找机会 , 再利用正反手进攻来得分 。
文章图片
再来看看进攻端 , 拧拉是对于张继科而言首谈的反手进攻技术 。 拧拉是“全台可拧” , 接发球时可以拧 , 下旋球可以拧 , 机会球也可以拧 , 只要想拧 , “万物皆可拧” 。 但是要想有“霸王拧”的质量 , 那就得找好时机 。
张继科什么时候拧拉最多?哪种情况下“霸王拧”更有杀伤力?从下面的动图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反手中近台、半出台的球拧过去最有威胁 。 中近台时我们需要上步 , 而上步的过程也就让你身子弯曲、膝盖弯曲、重心下移 , 这恰恰就是腰腹臂蓄力的过程 。 这样上步前去拧拉 , 发力更猛、摩擦更充分、质量也就越高;半出台的球“一跳”很温和 , 也就是不像上旋球那样前冲的趋势很明显 , 最高点球速稳定 , 乒乓球滞空时间长 , 给拧拉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拧拉动作比较繁琐 , 从身体蓄力到力量传导到手上 , 再去击球的过程 , 比常规击球时间更长) 。 因此 , 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 , 去完成一次“霸王拧” 。
文章图片
“切”球的技术张继科使用不多 , 但是也偶有使用 。 相比之下 , 马龙、丹羽孝希等反而使用更多 。 在常规的比赛过程中不经意间突然“切”一板过去 , 很容易让人猝不及防 , 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
文章图片
反手正手:如何权衡 , 如何看待
直板有“得正手者得天下”的说法 , 比如单面日直打法的柳承敏将正手侧身爆冲打磨到极致 , “一板过”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 他的成绩可圈可点 , 奥运会男单冠军足以荣耀一生 。 而横板却没有“得反手者得天下”的说法 。 例如反手战神格林卡 , 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 。 但是你能就此扔下一句“反手无用”的言论吗?万万不敢!任何一位优秀的横板选手 , 他的反手不是超神也是优秀的 。 正手超神但是反手仅仅是不差的选手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 例如早期的马龙 , 反手仅仅是不差 , 但是大球时代 , 马龙强化了反手 , 这才有了后期马龙的无限风光 。 (延伸阅读:《ABS球时代的马龙》)
文章图片
如何对待横板的正反手问题 , 用哲学的一个方法论来说就是立足整体 , 统筹全局 ,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 这似乎有点“和稀泥”的感觉 , 但是我是想让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比如马龙和张继科 , 马龙正手已经是超强 , 反手也不差 , 反手过渡的破绽也不多 , 完全能够“以正补反” , 这种情况下 , 肯定是让他继续强化正手 , 同时兼顾反手;张继科反手质量更高 , 是一位典型的反手利选手 , 如果逼他改技 , 苦练正手 , 行得通吗?这就叫没有金刚钻 , 就别揽瓷器活 。
- 科学家能通过“引力透镜”观测遥远星系,对方也同样在观测我们?
- 女子死后10天,为何会在墓穴里产子?科学家揭开千年母子骸骨谜
- 江西景德镇第一富豪:打造国内高科技企业,身家34亿
- 科学家:种种迹象表明,地球可能正在进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 李子柒:初到南沙被惊艳到,希望可以来拍视频
- 600斤胖猴仔“黑斑”转移,小腿以下皮肤发黑,欲联系红雨减肥营
- 美国如愿了?新冠变种吓坏全球市场,国际油价跌创9月末以来新低
- 张红雷:为什么说周期型行业与科技型行业是白送钱的行业。
- 为什么现在开放三胎以后大家觉得养不起?朱民:市场根据人口的结构扭曲了
- 茅台酒价格,有没有可能降到200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