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苏敏以“五十岁阿姨自驾游”为名创建了自己的B站账号。2020年9月23日上午,她开着自己打工买来的大众白色POLO,从河南郑州出发,独自一人踏上了旅途。
离开家后,苏阿姨先去河南的小浪底、三门峡转了一圈,又陆续游历了西安、成都、宜宾、云南……今年3月,苏阿姨已经抵达广西的黄姚古镇,还为惦记她的网友们发了一段自己在古镇里游览视频。
2021年4月2日,纽约时报报道了苏敏阿姨的故事。仅仅一天时间,文章下就有400多条评论,为这名“独自上路”的中国阿姨欢呼。评论里有不少人都在羡慕苏阿姨能在疫情期间出游,而自己还在经历疫情的“封锁”。还有人表示,十分羡慕中国的治安。
综合苏敏在B站上发布的视频和搜狐网去年11月20日的采访,她离开丈夫、女儿女婿和孙辈独自出行的原因,是在家里“闹心”。
苏敏从小在援藏家庭长大,性情耿直,但和丈夫的生活却充满压力。苏敏透露,结婚几十年,她仍然要和丈夫AA制,不但不花他一分钱还要每天为对方做饭。
年轻的时候为了孩子她选择“忍下来”,后来为了孩子找对象,她又“忍下来”。后来孩子生孩子,他们一起带孩子,为了家庭和睦,她继续“忍了”。
在女儿的帮助下,苏阿姨分期买了车。等外甥上了幼儿园,苏阿姨决定:“我必须要出去。”
文章插图
随着她陆续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许多网友看到了苏阿姨的故事,也因为苏阿姨想起了自己的女性长辈。
4月2日,纽约时报报道了苏阿姨的故事,并称她为一名“无所畏惧的公路旅行者”。而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里,400多条评论,为了独自上路的苏阿姨“欢呼”。
文章插图
我希望苏阿姨可以开车穿过我的城市,我会给她带水果和好吃的!
我既嫉妒又高兴。嫉妒苏女士在美丽的中国旅行,而我却在因为疫情封城。很高兴我在结束封锁和接种疫苗后有了一个新目标!感谢苏女士分享她的旅程。
文章插图
我近期在纽约时报读过的最好的文章。像许多评论者一样,我真的很想阅读关于中国普通人的文章。嗯……也许不是“普通的”,她比大多数人酷一点。但你知道我啥意思。
文章插图
我也很想在美国这样做,但坦率地说,你一个女人如果没有枪支来保护她免受强奸犯、强盗和杀人犯的伤害,她能在路上独自生存多久……
我很抱歉,但这太伤感了,我们女性(或男性)不能安全地探索我们自己的国家。在我们的文化中,社会上存在的暴力绝了我们旅行的念想。我听说女人在中国更安全。
文章插图
苏阿姨我太为你骄傲啦!请尽可能的开心,并保证你在外面是安全的。谢谢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让我流了不少眼泪并且备受振奋。
文章插图
我是个在美国的亚裔男性,在加州居住。这故事让我流泪——在我读纽约时报的这么多年里。人们对寻找自我的需求,不仅仅是女权的议题,这是人类的议题。这故事让我产生了自豪的共鸣。
文章插图
我想听听更多关于中国普通人的故事。这个女性独自旅行的故事告诉我很多关于中国家庭、经济、安全和社会的事情。我们听到的越多,就能越了解中国和中国人。
文章插图
我希望苏女士成功的完成这次旅行,并希望她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讲她为什么要踏上这条让人更满足的道路。她的生活激励了很多其他女人,也激励了很多女孩。
我也希望年轻的男人看完这篇文章能能学到一些事。男性也可以从富有力量的女性榜样中学到很多。
文章插图
我读过的故事中,没有多少能像苏阿姨的故事一样让我高兴。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母亲,她在很多年前去世了,与一个虐待人的丈夫维持着一段没有爱的婚姻。这个故事让我忍不住笑起来,我想象着妈妈驱车穿越印度,弥补失去的时间和爱情。
- 不过也有聪明的婆婆|卫生间装修,55岁阿姨建议了这8个细节,入住后连儿媳都夸她明智
- 这位53岁阿姨装修两套房后,总结出20条教训,每一条都值得参考
- 家住得舒不舒服|看完这位50岁阿姨的家,我发现一个真正好住的家,缺不了这些细节
- 北欧风|70后北欧阿姨晒房子内部照火了!全屋简单高级,治愈了无数网友!
- 在国外|发现一个55岁中年阿姨的家,那叫一个好看,拍照给大家瞧瞧,羡慕
- 本期给大家分享一套国外的案例|发现一位52岁阿姨的家,48㎡的家装修得时尚大气,一个人住刚刚好
- 无论多么迷人的色彩和好看的造型|35岁阿姨的新家火了,美式风格超温馨,224平米的空间敞亮又大气
- 父母年纪大了|44岁阿姨,与母亲同住,两人把家布置得温馨美好,很适合居家养老
- 穷装一词|日本55岁阿姨“穷装”新家,全屋大白墙不吊顶,越简单越高级!
- 不需要追求各种各样堆积出来的华丽|长沙48岁阿姨的新家,184㎡大平层,全屋装北欧风,简洁有设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