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元前202年 , 刘邦称帝 , 建立汉朝 , 史称汉高祖 , 但是我们现代人回读汉朝那段历史 , 首先让我们想起或者已经挂在嘴边的是萧何、韩信、樊哙等等这些历史人物 。估计刘邦他自己也没想到 , 有人说汉朝的“组织架构”是萧何一点点搭建出来的 , 也有人说没有韩信、樊哙等武将 , 能有400多年的汉朝?当然也有史学研究者说萧何或许是开创400年汉朝基业承上启下式的关键性人物 。但是他是否真能神乎其神、预见未来 , 还要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 。
【楚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能预见未来吗?】说到萧何 , 给我的感觉 , 一直以来都是那种文儒的形象 。既没有刘邦身上纯天然的痞性 , 也没有樊哙的急脾气 , 更没有韩信的孤傲 。永远是那种谦逊、不骄不躁、谨慎行事的性格 , 这种人放在现代社会 , 也许发展不好就是一介贫儒 。
但是在当时伐暴秦那样的动乱年代 , 这种人也许就是总能在危急时刻稳定军心的那一位 。萧何从小爱读书 , 学习比较好 , 早年入仕做官 , 担任沛县吏掾 , 这个工作在当时也就是个县级小官 。但是萧何本人却很敬业 , 对待百姓如同手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廉政、亲民是沛县百姓对萧何做官口碑的赞赏 。像这样容易亲近的人 , 自然也就很快和刘邦等人打成一片 , 交为好友 。估计日后连他也没想到 , 自己谨慎的性格 , 竟然会辅佐刘邦起义抗秦并成就一番大业 。不过他也有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 , 并依靠“专业技能”为汉朝效力 。
在汉家军攻克咸阳后 , 他发奋研究秦国所有的律令、图书 , 详细了解了当时地理优势和人口情况 , 以备日后更好地制定汉朝新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后在楚汉之争中 , 巩固汉家军的后方 , 及时输送粮草、培训士兵 , 让汉家军无后顾之忧 , 全力进攻楚军 。汉朝建立后 , 开始担任相国 , 是刘邦开国功臣里位列第一 , 这个第一或许是刘邦在起义初期 , 历经种种磨难后 , 发自内心的感慨:“无萧大人 , 便无我刘季也” 。萧何不但“取其精华 , 去其糟粕” , 摘用秦国六法 , 制定《九章律法》 , 还帮助刘邦消灭了有潜在隐患的那些异姓诸侯王 。
但是“金无完石 , 人无完人” , 在他忠心于刘邦的背后 , 却背信弃义他曾经的好兄弟韩信 , 亲自把兄弟送到了“断头台” , 后期有些为政者说:“做朝为官者 , 忠义不能两全” 。这或许也是古人的一种自圆其说 。后来萧何自污名节 , 假意以“十分贪财”视人 , 大家都不是很理解 , 萧大人怎麽会变得贪得无厌?但是也许只有萧何自己明白 , 只有这样 , 才能消除刘邦对他的杀心 。只有他的贪心才能消除在刘邦脑子里想像的那些野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哎 , 做人难 , 做官更难 。稍有不慎 , 满盘皆输 。但正因为萧何的这种自省、低调和对未来目标发展的调整 , 才会继续为汉朝效力 , 以至最后继续辅佐刘邦的后代汉惠帝 。
萧何的人物经历也许是生活中、工作中的那一个你和那一个我 , 无论我们自身发展的好还是不好 , 都要有清晰的自省和对当前形势的判断 , 时刻保持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人或事 , 切勿过于自信、过于看好未来 。
要以一种”悲观看待变化 , 乐观接受变化”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世界中随时可能到来的大喜大悲 。
- 楚汉|刘邦手下可与张良媲美聪明的人,一招安定汉朝,三策清除隐患
- 楚汉|韩信到底是刘邦所杀,还是吕后所杀?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 楚汉|一代君主刘邦,当初为何选择反秦,他与项羽的差距在哪?
- 楚汉|刘邦曾发明“刘氏冠”,直到马王堆出土一个木俑,才知道它的模样
- 楚汉|他是西汉有名的酷吏,一生执法严酷,就连死后还能杀人
- 楚汉|项伯为何要帮助刘邦夺天下,而坑死自己的亲侄子项羽?
- 楚汉|《刘邦》:刘邦为何能最终获胜,日本学者眼中刘邦创业成功的真相
- 楚汉|成吉思汗与汉武帝的差距在哪里?蒙古军队并非一个不败的战争神话
- 楚汉|此人是皇帝的小舅子,不仅使朝廷一派正气,而且还是民族英雄
- 楚汉|汉朝前的匈奴是什么样子,中原王朝为了对付匈奴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