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忠君报国的赤胆忠心令人景仰,他们抗击外侮的英勇事迹万古流芳。拜宋元的民间艺人所赐,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
但是历史与演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杨家将的故事源头肯定要说杨业,杨业,即演义中的杨令公,他是宋初名将,因抗击契丹英勇善战,得名“杨无敌”,最后被契丹俘获,绝食三日而死,壮烈殉国。
文章插图
杨业剧照 【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有后代吗?后人分布在哪里?】在各种演义里,有七郎八虎,杨门22位女将等,多为杜撰。不过杨业确实有7个儿子,只有杨延玉战死,其他孩子都长大成人,所以杨业虽然为国捐躯,却没有绝后。
杨延昭,就是故事里的杨六郎,其实是杨业长子,继承了父亲杨业志向,长期担任雁门关守将,契丹人十分畏惧杨延昭,给他取名“杨六郎”,因为契丹人有崇拜“六郎星君”的传统。
文章插图
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多年,跟他的父亲一样为国尽忠。后来《澶渊之盟》签订,宋和辽达成和议,杨延昭便不再有用武之地了,杨家将的故事便也落幕了。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曾跟随狄青四处作战,是杨家将第三代中官最大的,当时前方战事比较缓和,北宋已经与辽国签订停战协议。杨文广是因为祖父辈的庇护出名,实际上的战功并不多。
从杨文广之后,杨家基本上就算是没落了。杨家也就前三代较出名,后代名气就渐渐小了。后来杨家将故事多为杜撰。
关于杨家后代分布很广,全国各地都有。比较出名有以下几个地方。
1、雁门关下鹿蹄涧村
当年杨家父子长期驻守雁门,其后人便在此生息繁衍。在如今的雁门关一带,还有着大量的杨家后人聚集,那里还有一个杨家的祠堂,名为杨忠武祠,亦称杨令公祠。杨令公祠建于元代,是杨业的第十六世孙杨怀玉所建。也有说时十三世孙杨山所建。
文章插图
鹿蹄涧村杨家祠堂是目前国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杨家祠堂,杨令公祠里面有碑文记载了杨令公的后人分布,除了雁门关附近,还“流布英种于川、广、淮、扬间”。
整个村子不过1000多口人,但是一半以上都是杨姓,而且都自称是杨家将后人。
这其实是杨家祠堂保留的史料证实的,祠堂里还存有“杨族史卷”和两部杨氏族谱,这些都是杨家后代精心保存下来的。
文章插图
村子每年都会举行祭祀,而且全村人聚集在一起,高唱杨家将的戏曲。而鹿蹄涧村,也被很多流散在祖国各地的杨家将后人,共同认为是最大的祖地之一。
2、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
当年为了躲避元朝大军,杨开华老人的祖辈带着家人来到了四川。由于四川本来就是一座天险,所以当时杨开华的祖辈就决定定居在这里,也就一直到了现在。杨开华是杨继业的第37代传人。这支到达四川梓潼县的杨家血脉,他这一门还世代练习杨家枪法。
文章插图
不过老人的儿子杨鹏拒绝传承杨家枪法,选择离乡打工。后代对杨家枪法已经不感兴趣,也让老人烦恼不已。
3、江城杨家将后人
吉林市的市民杨永玖从家中翻出了来了一本《杨氏族谱》,虽然只有简单的300多页,但是根据上面记载的内容看:
溯查杨姓始祖原籍系贵州人,自康德年间携眷属移居永吉州……康德元年岁次甲戌夏四月”、“追远堂记”等字样。
这支是杨家后人迁移过来,而且里面还记载了很多杨家后人立功的故事。比如在清朝的时候,就有5位杨家后人被清政府封为将军,超过30多人都在军中担任过职位。
- 当年杨家将被困的二郎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看完你就知道了!
- 杨家将“七子去六子回”场面凄惨,然而事实上却非如此,且听道来!
- 杨家将后代何在这五个村子的杨家将后人,有没有你的家族
- 为什么不能黑林徽因?林家满门忠烈,叔叔英勇就义,弟弟血染长空
- 辽宋夏金|杨家男将全部牺牲,佘太君在守灵时看见一乞丐,因何晕了过去?
- 雍正|两江总督顿顿吃白菜叶,雍正听说后大怒:满门抄斩!原因十分合理
- 隋唐|宰相写了“青鹅”两字,武则天为何把宰相满门抄斩了?
- 揭秘杨家将中的八姐九妹,后来都嫁给了谁!
- 辽宋夏金|北宋岳飞账下猛将,一手杨家枪法闻名天下,郾城之战大胜金兀术
- 隋唐|李唐开国二号功臣,手握免死铁券,满门抄斩,成唐朝最惨开国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