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是孤独的“国宝”守护者!


收藏家是孤独的“国宝”守护者!
文章插图
在民国时候,古玩的真正含义,如果以瓷器为例的话,古玩指的是官窑中的特殊品种,或称之为御窑,自古以来,陶瓷分为三大类,官窑、民窑、御窑,也有的过去,过去书里说的客货,就指当时的民窑。古书里有一句话,官窑有别于民窑,官窑有别于御窑。玩古收藏的前提是识古。而识古就是要学习历史文化和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前人的研究成果、鉴赏理论、经验教训都可以通过读书而为我所用。古玩收藏知识的学习不仅使人心灵得到享受和陶冶,长年的知识积累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机遇降临的时候,会带给你灵感的窃喜。
收藏家是孤独的“国宝”守护者!
文章插图
文物最为诱人的,不是身价几何,而是其中所富含的历史、艺术、科技等诸多信息。收藏文物,可以说是收藏历史、收藏文化。在普通人眼里,文物有价,而在收藏家眼里,文物无价——因为它们不可再生,因为文化无价。收藏家,都是热爱、痴迷于中国文化的一类人。心中怀有这样的爱,收藏家才会为其乐,为其喜,为其苦,为其悲,乃至为其死。真正的收藏家与艺术品投资者完全是两类人,在收藏家眼里,珍爱的艺术收藏与市场行为无关。
收藏家是孤独的“国宝”守护者!
文章插图
时下的收藏界流行自封或互捧,“专家”、“大师”多如过江之鲫,而全民收藏的热潮更是造就了多如牛毛的所谓收藏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中间又有多少人才收了几张字画或几件瓷器,就自认为是收藏家?更有甚者,分明是个旧货小贩,买进卖出,久而久之便冠冕堂皇自行“册封”。其实,这些人充其量不过是个收藏爱好者或投机商而已,他们与收藏家有本质区别。他们的收藏不过是金钱的汇集或附庸风雅,并非精力与心血的凝聚,而收藏家的目的则是“藏物”,而非“藏钱”。
收藏家是孤独的“国宝”守护者!
文章插图
甲骨文的发现人王懿荣曾经这样说过:“东坡说岐山风物惭,此语乃皮相耳。东坡未解好古也。然安得腰缠十万哉?若有之,决不上扬州!”20世纪中叶,张大千用一座王府换来的《韩熙载夜宴图》,张伯驹费尽心力购入的展子虔《游春图》、陆机《平复帖》、李白《上阳台帖》,这些名作放到现在,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只是这些无价之宝的主人从不曾变卖。张伯驹当年发自肺腑地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往国外。”话语中表露了他收藏的本意,寥寥数语道尽了大收藏家的真性情!
收藏家是孤独的“国宝”守护者!
文章插图
有多少收藏大家藏物藏宝聚珍,著述等身,生活却简朴得令人惊讶。不过千万不要误会收藏家是清贫的书生,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然而,想要在收藏界有所成就,除了雄厚的财力、过人的魄力,还要有出色的眼力,眼力才是成就大收藏家的关键。
收藏家是孤独的“国宝”守护者!
文章插图
我作为一个“玩古玩的人”,二十年来深得玩古三昧:首先,古董蕴涵的是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面前,即使学富五车,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其次,收藏古董考验的是心态。收藏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除了文物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和艺术熏陶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文物的升值潜力。只有具备一定的鉴赏知识,才有可能去伪存真,因此,搞收藏必须摆正心态。再次,古董收藏体验的是快乐。拥有心爱的藏品和求取知识的乐趣,常人往往无法体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