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很多农村俗语都是经过老人们口耳相传流传至今,期间难免会有一些误传。就像大家最熟悉的一句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是不孝的表现有三种,其中以无后为大,无后真的是最大的不孝吗?其实这句话就是被人们误解了千年以上。
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文章插图
不孝有三指的是哪三种呢?
第一种不孝就是:明明知道父母做错了还不劝说,只知道一味的顺从父母,由于过于的顺从而导致父母做出不义之事,陷入不义之中就是不孝。第二种不孝就是:父母年老多病,家里生活困难,作为儿子还不去努力赚钱赡养父母就是不孝。第三种不孝是:不娶妻生子,没有后代就是不孝。
然而这种解释只是是赵岐在《十三经注》中对孟子的话做出的阐述,而且他把“无后”说成是最大的不孝。原话是:“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是赵岐对孟子原话的一种阐述。赵岐是东汉末年人,曹操在担任司空期间,赵岐为太常。也就是掌管宫庙礼仪的官。其实孟子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就是:不孝的表现有三种,其中以无后为大。而舜在没有告诉父母的情况下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不过君子以为,没有告知父母和告知了也差不多。大家都知道,舜是以孝行而闻名天下的,舜从小母亲就去世了,后来舜的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
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文章插图
舜的母亲其实就是他的后妈,后来后妈有了孩子之后,就多次挑唆让舜的父亲杀了舜,而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对舜很仇视,但舜毫无怨言,依然对后妈很孝顺。并且一个人承担起了全家的劳动,独自住在历山种地。
后来尧就让舜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派了九个儿子来和舜一起干活,主要是观察他的为人,由于舜远在他乡,与娥皇女英结婚时,没有来得及告知父母。后来舜结婚后,依然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并且照顾弟弟,不能因为妻子出身高贵就破坏家庭规矩。正是因为舜的人品才打动了尧,最终把帝位传给了他。
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文章插图
而孟子所说“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舜结婚时没有告诉父母,这就是无后。但是君子以为,舜当时远在他乡,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所以和告知父母也差不多。因此“无后为大”并不是说没有孩子,而是指结婚没有告知父母。并且孟子并没有说其它两种不孝是什么。
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文章插图
后来赵岐在《十三经注》中,阐述了三种不孝,并且把无后为大说成了最大的不孝。也就是赵岐把“无后为大”曲解为不娶妻生子了,其实这只是一种误传而已。因为这句话,孟子也无端地背上了黑锅,其实这只是赵歧的个人理解而已。
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文章插图
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不是说没有孩子,而是指结婚的时候没有告知父母,也就是说没有尽到做儿子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