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顺遂一些,然而人生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坎坷风雨,需要我们打起精神应对。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人来到世上的第一门学问,既非诗词歌赋,也非天文地理,而是为人处世之道。
文章插图
所以老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就是这个道理。话说回来,既然人人都想成功顺遂,那是否有可以借鉴学习的例子呢?当然有,而且非常多,但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没法完全照搬复制。不过在这方面,老祖宗曾经留下了一句俗语,其中内涵放到现代也仍然适用。
这句俗语叫做“人有三样,不富也旺”。哪三样呢?第一样就是知识。古代穷人家的孩子,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十年寒窗,无非为了有朝一日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人看来,读书取“士”是上上之选,“士”的社会地位最令人向往。
文章插图
很多人都知道“悬梁刺股”的典故,“刺股”的人就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苏秦。苏秦家里世代务农为生,偏偏出了个苏秦要游学读书,“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在家里人不理解的情况下,苏秦直接关起门研究《周书阴符》,后来果然功成名就,佩六国相印。
【 老祖宗常说:“人有三样,不富也旺”,哪三样?现代仍然适用】第二样大概许多人都意想不到。古人认为,一方和谐出众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样可以成就个人。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齐家”摆在第二位,如果说苏秦是靠个人修行,那么儒家“亚圣”孟子绝对是靠家人推助了。
文章插图
孟子的家庭情况很简单,从小就是母亲带着他生活。为了让儿子好好读书,孟母三次搬家,终于搬到了学堂附近,让孟子受到良好的影响;而孟子因为太讲究礼仪闹着要休妻时,又是孟母出面,打消了孟子的念头。孟母是治家高手,孟子能成为儒家“亚圣”,多亏了她。
第三样比前面两样更加经典,每一个走入社会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这样东西叫“情商”,古人称为“智”。历史上不缺满腹才华却下场凄凉的人物,比如三国时的杨修。杨修有才有知识,但情商偏低,经常抢曹操的风头,又插手曹操立世子的事,引起了曹操的忌惮。公元219年,曹操找到借口,立刻杀掉了杨修。
文章插图
相比之下,很多历史知名人物都才华有限,但他们有的擅长领导,有的擅长人际,在与他人交往时面面俱到,所以同样吃得开。学问不止于书本,“世事洞明皆学问”。古人认为,前面所说的“三样”里,哪怕只在一方面占到优势,对个人来说也是很大的助力了。对此你赞同吗?
- 老祖宗“女人当家,房倒屋塌”,下半句更精华,可惜鲜有人知
- 终极笔记中常说起的老九门,九门是怎么排名,都有什么手段
- 老祖宗决定人生“成就”的三大本领,都不是读书学来的,你有吗
- 俗语“四十莫管两事,五十莫管两人”,老祖宗的忠告,受用无穷
- 那个六千年前的虞朝,真的只是老祖宗们瞎编?
- 人们常说“东山再起”,“东山”到底指哪座山?少有人知,涨知识!
- 人们常说的“三皇五帝”都指谁看看你认识几个
- 老祖宗常说的“水至清则无鱼”,下半句才精华,教你为人处世之道
- 俗语“喂狗别喂饱”,为什么要这样说?下半句体现老祖宗的智慧
- 趣话寿光方言(之三):寿光人常说一句口头禅:齁章酿酿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