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9年的《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近代词坛上的第一名作”

如果提及近代史上令国人为之赞叹的一首诗,那就不得不提伟人所作的《沁园春·雪》。
诗词之中不仅描绘出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景象,还抒发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
就连近代著名诗人柳亚子读其诗之后感叹到,
“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
虽说这首诗被很多人称之为近代词坛上的第一名作,但在作品诞生之际,便是其雪藏之时。一直尘封九年之际,才与世人见面。
尘封9年的《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近代词坛上的第一名作”
文章插图
豪情壮志,意境深远
提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要追溯到红军长征时期。当时,伟人与彭总带领着长征的队伍来到了陕北。
正好陕北地区正处于隆冬季节,漫天的雪花覆盖在山峦之上,犹见雄伟又壮丽之景。
而伟人见山河如此壮阔,见黄河如此辽阔之后,便即兴写下了这首惊世之作《沁园春·雪》。
可诗词虽做出来了,但伟人却没有发表,也没有令人来观赏,而是将该词封存了起来。其实,之所以封存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也跟诗词的形式有关。
尘封9年的《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近代词坛上的第一名作”
文章插图
当时,伟人率领着队伍长途跋涉,来到了陕西革命根据地。虽说此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刚到陕西的革命战士们还没有找到真正可以落脚的地方,也不知道前面的战争该如何的开展。因此,大家心中难免会有些悲观。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发表该诗,反而会显得不合时宜。
除此之外,这首诗没有在当下的环境发表是因为这首诗的表达形式。虽然说诗词之中表达了山河一片大好的景象,抒发了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但诗词的形式却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随着战争爆发,随着无产阶级思想的深入人心,人们推崇的文体形式也从之前的文言文转变成了白话文。
尘封9年的《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近代词坛上的第一名作”
文章插图
而《沁园春·雪》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采用的却是古体诗的形式,无论是平仄还是长短短句,都跟古体诗有大同小异之处。
古体诗最大的特点便在文绉绉这三个词上面,这种文绉绉的诗词虽然能表现出文人的文学素养,但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却很难读懂,无法做到雅俗共赏。尤其是受到了新思潮新文化影响的年轻人,他们更愿意直抒胸臆,用白话文去表达自己的意见。
因此,诗词之中的含义非常深远。
可对于伟人来说,这首诗太过于注重格律,会束缚住人们的灵性。
尘封9年的《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近代词坛上的第一名作”
文章插图
并且伟人又是国人的领袖,他的一举一动必将会引起举国上下的关注。因此,在发表诗词时候要尤为谨慎。毕竟这种不符合当下社会背景的诗词,在表达出来后,会受到舆论的抨击。
而在做了诸多方面的考量之后,最终还是将这首惊世之作诗雪藏了起来。
虽说是雪藏,但好的诗词并不会永远被掩埋的。
就好像《沁园春.雪》一样,它因为诗词优美,意境深远,对于国人,对于文学史都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即便是雪藏也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尘封9年的《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近代词坛上的第一名作”
文章插图
一经发表,振奋人心
1945年抗战结束,伟人飞去重庆和谈。而这首震惊世人的《沁园春·雪》也就在此期间公布于世了。伟人在重庆和谈期间去看望了自己的老友,中国近代诗人柳亚子先生。
见到伟人之时,柳亚子先生便将其抄录的《长征》与伟人过目,并希望伟人能够校正传抄中所发生的错误之处。
伟人读完《长征》这首诗之后,并没有立即校正。而是将自己与1936年在陕西所作的《沁园春.雪》赠与柳亚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