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收藏一定要有综合知识,否则总是被人左右,特别是收藏经历较短的藏家,拿着藏品到处鉴定同时,一定要看到真正的精美藏品,才能顿悟知道了如何鉴赏。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一般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沁色也会更重。判断一件古玉器的真伪,需要的是将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这五方面的信息加以组合,这种组合必须是十分和谐的组合,不应该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即所有的信息都明确无误的告诉你,这件玉器只应该是某个时代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如果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就是信息紊乱,信息紊乱的古玉一定是仿古玉。
【 玩玉先玩料、辩识新老看工痕包浆】
文章插图
在投资进入收藏领域的今天,大脑正常的人都知道,有眼力的真行家都在古玩行辨真识伪,淘珍纳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绝不会去对别人的藏品指点江山。鉴定专家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多年磨练出来的。一但达到这个程度,其实鉴定就是一层窗户纸。首先对自己的藏品明确知道真假,和有专业方法辩识才能做别人的老师。
文章插图
收藏家将散落在民间流浪在流通市场上的文物收藏起来,拯救了社会文物,拯救了文化,更传承了历史,避免了文物的损失和破坏,做为中华儿女我们总不能让文物损坏或颠沛流离吧!应该让我们自己家的文物留在自己的祖国吧!所以,民间收藏家用知识和智慧保护了文物功不可没。马未都先生认为陶瓷文化是无中生有,玉器文化则是有中生无,两者是相反的,陶瓷是捏出来让你看,玉器却是去掉多余剩下的给你看,是一种减法,在传统文化中,和田玉最具有中国人的个性,最符合中国人的传承文化心理。从古至今收藏本属于传承家庭文脉的上佳选择。家中藏宝阁上、博古架上、书房案头若能陈设几件古董,不仅可以与心灵对话 赏心悦目 养性贻心,而且艺术品自身具有历史、文化、格调和学术的传世价值,同时由于它凝聚着父辈文化理念的价值取向,所以家庭文化气息才会绵延,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文章插图
古玉之沁,集自然之灵气,借时光之酝酿,自然而生,光气活现,神韵非常。凡古玉真品,可无沁色之表象,但不可无光气神之灵魂要素。今人可仿型料工纹,但难仿其沁;能仿其沁,却不能与光气神达到统一。故古玉鉴定,能看型料工纹者乃是初学;能看沁色者可谓高手;能将光气神烂熟于心者方为高人,古玉是沁生色,色生光,光生气,气生神,古玉的质变是鉴别其真伪的重要指标。先工后沁是指琢工在前,沁随工入,由内而外发生质变,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而先沁后工是做伪的基本套路。一件古玉具备望气神韵味才是真品特征。我收藏是家传,家里过去有这些东西,耳濡目染自己也就玩玩,三十多年前假的东西相对较少,没事时逛古玩市场,觉得有眼缘就买,但是从来都是量力而行,很多年不买东西了,现在很少有真品。收藏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绝对不像春播秋收那么简单。因此,收藏的心态和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是为了利润,有的是为了文化兴趣,有的是赚而有之。无论动机是什么,都不要忘记收藏是一种个人娱乐的文化活动。主要目的不是占有,而是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增长传统文化知识,成为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可爱人。
文章插图
眼光的不同,视野的不同,看到的东西绝不相同。家传古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经旧藏了许多可以和国外国内馆藏媲美的顶级藏品,因为我坚持这个道理,虽然晚晴民国国宝的大量流失,顶级的珍品还在民间,还在我们的民藏手中,埋没在民藏浩海中,无法想象甚至多倍超过国外和国家博物馆的藏品都在民间真实存在,就是没有被发现重视起来才一直流失国外,写文章让我们进步、天天亮宝让我们眼界提高,天天宣传文化资产,艺术品财富,似乎从这里才能找到民间收藏的出路。民间收藏的确要为国家走一条不同以往的振兴之路,虽然艰难漫长,但在眼前,于国于民、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于文物的保护利用,探索出的中国古代艺术品资产化之路,也是必经之路。只有收藏界、企业界和金融界共同探讨出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在按照国家方针政策文化立国,文化强国。让我们这些社会文物活起来才能真正促进中华文化发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