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终南山隐居:隐逸就是回归自然吗?古人可能并非都如此认为


女子终南山隐居:隐逸就是回归自然吗?古人可能并非都如此认为
文章插图
近日,一女子在终南山隐居一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可以说勾起了网友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热情。诚然,隐居与自然山水有着天然的联系,但中国古代的隐居,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自然山水,也没有那么多浪漫情愫。隐居文化对应着隐士,而“隐士”一词最早记载于《庄子》一书。书中说:“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身而弗见也。”这里强调的是隐士脱离社会的特征。
女子终南山隐居:隐逸就是回归自然吗?古人可能并非都如此认为
文章插图
中国最早的隐士应该是许由和巢父,尧帝想将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还认为尧的话玷污了他的耳朵,因此跑到箕山下的颖水边洗耳朵。这时,他正好碰到了朋友巢父牵着牛来水边饮牛。听说了他的事迹之后,巢父连忙牵着牛到了上游,并说:“你弄脏了我牛的嘴。”今天看来,许由和巢父一个比一个“矫情”,但他们归隐真的是为了心中的“道”,保全自己的志向。还有两个著名的隐士,伯夷和叔齐。周武王灭商之后,伯夷和叔齐便逃到了首阳山,宁死都不食周粟。伯夷和叔齐隐居,是要表达自己对前朝的忠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另一种隐逸模式。
女子终南山隐居:隐逸就是回归自然吗?古人可能并非都如此认为
文章插图
儒家思想中也有隐逸思想的渊源,在儒家士人眼中,扶危济世是他们的追求,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儒家把道德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当遭遇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时,士人会陷入彷徨。但圣人的指导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及“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孔子也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因此当统治者无道之时,他们会有策略地退避和抗议,进行隐居,等待时机来救济世道。
女子终南山隐居:隐逸就是回归自然吗?古人可能并非都如此认为
文章插图
另一种隐逸思想的渊源,是道家思想。道家的主张与儒家相反,儒家强调积极入世,世道不行才归隐,而道家追求避世,即奉行无欲无求的态度。道家的核心思想是“自然”。老子认为士人争夺功名和权势,使自己陷入困境,就是违背了自然之道。庄子发扬了这种思想,主张脱离人世的杂物。楚王曾请庄子去做官,庄子就问了使者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神龟,是宁愿在淤泥里自由摇摆,还是被做成标本放到宗庙里享受祭祀香火?”使者回答了前者,庄子说:“我也想做一只自由摇尾巴的乌龟。”庄子还强调“心隐”,即强调自我心灵的放飞,不要被身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所限制。许由和巢父,应该更倾向于道家思想的隐逸;而伯夷和叔齐,则更带有儒家的隐逸气息。先秦时期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知晓更多隐士的情况。但西汉初年,又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隐士,汉初最著名的隐士当是商山四皓,《史记》记载:“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当时高祖刘邦想要将皇位传给赵王刘如意。吕后十分紧张,便求教张良,张良为吕后出了主意,那就是请隐士商山四皓来辅助太子刘盈。一次刘邦召见群臣的时候,讶异地发现太子后面站着商山四皓,而这四个人,他多次派人请都请不来。因此他感觉太子羽翼已经丰满,只好打消了易立太子的念头。这里也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成为隐士还有一个前提,即自身能力很强,虽然归隐于山林,依然可以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拉拢。
女子终南山隐居:隐逸就是回归自然吗?古人可能并非都如此认为
文章插图
西汉末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隐逸高潮。王莽篡权后,许多士人因不满王莽篡汉,或对王莽所施行的政策不满,纷纷逃逸,拒绝在朝为官。但如果明确拒绝王莽朝廷的邀请,则明显是同王莽政权作对,所以很多人就托病辞绝,如大臣蔡茂就是这种情况。还有名士李业坚决不仕王莽,到了公孙述时,继续请李业去朝中做官,甚至用家人威胁他,李业直接饮毒酒自尽,表达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