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字真如卿( 二 )


在书法学习上,颜真卿更是遍访名师、博采众长,以求见贤思齐。青年时期,他钦慕张旭,盘桓于榻前月余,日日恳求老师传授笔法要诀。颜真卿问执笔之理,张旭答曰:“用笔应‘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力求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
颜真卿若有所悟,回去后写成了《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细加揣摩。在书写中力求用笔宽厚肥拙,筋力饱满,气派雍容庄实,显示出特有的书法“筋力”。宋代苏轼对此作了贴切的说明:“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颜筋”自此发轫,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生活态度也伴随了颜真卿一生。
满门忠烈写悲歌
在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颜真卿因多次直言敢谏被权臣排挤出京,足迹遍布山东、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但他处江湖之远仍壮怀激烈。
唐王朝辉煌的表象下,暗流涌动。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河北诸郡纷纷倒戈,唯有时任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一带)太守的颜真卿和时任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县)太守的颜杲卿,兄弟二人率先反抗叛乱。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奔波在两郡间往来通报消息。
“安史之乱”第二年,叛军攻陷常山,颜季明被杀,颜杲卿被残害,颜氏一家30余口被灭门。在这件惨案发生两年之后,颜真卿才有机会派侄子颜泉明去河北为亲人收尸,结果只找到了侄子的头颅和堂兄的腿骨。正是在这样极度悲痛、极度愤怒而又极度无奈的情况下,颜真卿奋笔写下了气壮山河、名垂万古的《祭侄文稿》。
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祭侄文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共称为“天下三大行书”。《祭侄文稿》全文23行269字,“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其中“父陷子死”四字,笔墨最重,字字独立,若重锤相击,骇目惊心。这是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生命乐章,是血泪凝注的宏伟巨制。
经历了“安史之乱”后,饱经风霜的颜真卿依然保持了刚毅正直的天性,75岁高龄时又只身赴国难, 终被叛将李希烈缢杀。
正大气象映千古
颜书七碑,荟萃碑林,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北斗七星”。
公元1103年,西安碑林建立,与唐代《石台孝经》《开成石经》一同迁来的还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争座位帖》等,此后又有其他4方颜真卿碑石连续迁入碑林。从世界各地赶来的书法爱好者在这些碑刻前凭吊先贤,思绪翻飞。
颜真卿50岁后,历经动荡,饱受磨难,年高笔老,风力遒厚,书艺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这一时期的作品《祭侄文稿》《祭伯文稿》《争座位帖》等,从中可以看出他加强用腕力,中锋用笔,柔中带刚;笔画形成蚕头燕尾,直画则成弓弩蓄势之形;结体上方正端庄,稳健厚重;布局以行密取气势,壮阔如交响乐章。
“以上三帖并称颜真卿‘三稿’,是中国行书史上的杰作。”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说,此时的颜真卿已一扫初唐以来秀丽的楷书风貌,开拓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与含蓄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
这是“阳刚正大”撼人心魄的大美,并非“杨柳岸晓风残月”可比。其书丰壮淳厚,含蓄又充满力量,这正是几千年来,儒家推崇的精神境界。
对于其人其字,历代文人不吝赞赏。宋代欧阳修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采访人员 侯燕妮)
采访人员手记
书为心迹
侯燕妮
“谁小时候还没练过颜体字呢?”“没想到时隔1200多年,颜真卿的碑帖居然还能更新!”今年考古发现的颜真卿真迹发布后,网友们纷纷贡献了一波“回忆杀”。
汉字书法的练习,是很多中国人童年的一部分。除了嬉戏外,和小伙伴围坐在一张桌上写毛笔字的画面是我们共同的回忆: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围成的轮廓。从唐代楷书入手,我们学习结构的规矩和横平竖直的谨严,初步感受汉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