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书房像地摊儿


有一种书房像地摊儿文章插图
不是所有的书房都像地摊儿 , 真的见过极其干净整齐的书房 , 就是上海长寿路郑逸梅先生的书房 , 在我的印象中可与紫禁城里乾隆皇帝的三希堂媲美 。 很逼仄的一间小屋(实际上郑的书房是里外屋之间的一个过道) , 但墙上挂的、桌上摆的极其高雅讲究 。 眼神一扫 , 赏心悦目;坐定之后 , 心旷神怡 。
还见过天津收藏家章用秀的书房 , 两三万册图书、各色藏品林林总总 , 一丝不乱、整整齐齐地摆放 , 书桌上井井有条 。 看过张璇写姥爷孙犁先生的书房的文章 , 说姥爷读书从来都是看完一本放回去再拿一本 , 桌面永远清清爽爽 。 据许广平回忆 , 鲁迅先生虽然不修边幅 , 但书桌上、文具书架上规矩整齐 , 一尘不染 , 而且每件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 。
之所以写这几位 , 是因为他们的书房不是摆设 。 郑逸梅写作直到98岁 , 创造高龄写作的世界纪录 。 章用秀出版的收藏鉴赏类书籍达近百本之多 , 是天津最高产的收藏鉴赏的写家 。 孙犁先生自不待言 , 《书衣文录》创造了一种读书笔记的新天地 。 鲁迅先生是大文豪 , 无须我辈赘言 。
书房应为读书和写写画画的地方 , 通常见到的书房多是休息、喝茶、聊天之所 。 要么茶海茶具一应俱全 , 要么书柜一尘不染、排列整肃 , 要么摆点工艺品、挂上字画、放几件仿古家具 , 总像是被检阅、待参观的架势 。 就似一个人穿戴齐整、拘拘紧紧地等待摄像 , 一种装 , 一种端 , 更是一种摆 。
见过书房像杂货铺、书桌像地摊儿的吗?去过启功先生家两次 , 那房间功能极多 , 是客厅 , 是工作室 , 还是餐厅、休息室 。 书桌当餐桌 , 当画案 , 自然也是茶台 。 但是启功先生像是熟练的机床操作工 , 铺纸、写字、钤印 , 在满满当当的方桌上面 , 用什么信手拈来 , 敢说这是世间利用率最髙的“工作台” 。 正像启功先生本人一样 , 本色示人 , 不端不装 , 其书房也是以自己舒服为上 。 其实 , 真正实用的书房、镇日在里面“工作”的书房特像一地摊儿 , 随处摆放 , 顺手一堆 , 真的是“我懒我自知 , 不要旁人喜” 。
本人的书房属于“地摊式” , 这类书房是大多读书人、书画家、收藏家的常态 。 不是不想清洁整齐 , 不是不想孔雀般开屏示人 , 只是真的有客观原因 。
书房里的书每周每月都在增加 。 一是买书成癖 。 搬过几次家 , 搬一次就下一次决心不买书了 , 但买书之瘾就像吸烟轻易戒不了 , 过不了多久又“复吸”了 。
还有就是各处各地的赠与送 , 文章发表了、转载了 , 寄过来样报样刊 , 文友出版新书也会签名赠予 。 此外还有拍卖行每季的图录 , 订阅的几样杂志报纸等 , 十天八天准是一个小纸山 。
另外就是临帖临画的日课 , 写写画画的胡涂乱抹 , 本来码放整齐的纸墨笔砚 , 瞬间就像“爆炸现场” , 一片狼藉 。 还有写文章、读书需要读、需要查、需要找 , 各处的书如同听到紧急集结令 , 很快“集合”到书桌上下 , 文章写不完书肯定不会“归队” 。 再加上读书人都喜欢自由散漫 , 于是乎整个书房就“溃不成军”了 。
曾见过真的没有书的房 , 主人炫耀说 , 他的书最多 , 电脑里存有《四库全书》 。 电脑上、手机上阅读 , 鄙人还不太适应 , 平日只能算是浏览一下 。 就像不喜欢电子表 , 却喜欢壁上的德国百年挂钟 , 听着舒缓的钟声 , 拿着钢笔在稿纸上写 。 更喜欢找一本线装书 , 轻如毛羽 , 薄如蝉翼 , 读起来感觉真好 。 面对电脑 , 好像阳光下的阅读 , 刺眼而不入眼 , 闹心更不入心 , 真的是落伍了 。
那些现代化的书房 , 像不像被“城管”过的商圈商铺?统一的招牌 , 相同的门面 , 总感觉是生产线出来的器具 , 摆出一个相同的姿势、一个标准的微笑 , 真的不比“地摊书房”来得实用 , 来得个性化 。 萝卜白菜 , 各有所爱 , 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