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 )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插图
这让人生地不熟的他很快对其委以重任。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插图
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胡生员伺机报复的工具。有了游知州的授权,生员胡喜会使出怎样的手段公报私仇?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插图
鬼迷心窍重用胡生员的这个决定又会给知州自己带来怎样的祸事?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插图
胡喜先将二百多名生员全部羁押到州里,让游知州训话曰:“朝廷如今优待生员,不但给你们廪粮,还免除你们个人的徭役、赋税,这是多么大的恩典呀,偏偏有一些生员就好惹事生非,造谣诽谤,无所不为,写匿名揭帖四处散发,总是无事生非。还有一些生员就喜欢谈别人的是非,给同学起外号,以闺房琐事来伤人,心术极坏,更不能容忍的是假朝廷之恩谕,抗税逃役,致使朝廷赋税徭役短缺,你们若是感念朝廷,就应该身为表率,积极纳税,勇于服役。游知州滔滔不绝的讲了半个时辰,然后扬长而去。这边胡喜率领衙役把生员们牢牢看住,直到每家把税补足,并且交了罚款,方才放回。众生员恨胡喜,更恨游知州,胡喜再从徭役中派遣一些人为巡阑,让他们深入乡村去收税效果果然不错,仅罚没的驴就有二百四十多头,业主要想要回驴,就要交钞三贯。还有一些畏惧官府,不来取赎,游知州下令予以发卖,大多数都中饱私囊。除此之外,游知州听信胡喜的建议,下令本州每户交纳柴五十斤,炭十斤,名为祭祀诸神用,实际上被北游知州与吏役们瓜分了。对于往来客商,不管你是否已经纳税,只要进入吉州境内就要加收商税,并没有纳入应缴纳朝廷课程之内,也就中饱私囊。在财帛世界里,这钱财乃是养命之源,为生活必不可少之物,但不能够因为取材而伤天害理。先圣先贤哪一个不劝人为善,哪一个不劝人行些方便,却也不能够改变社会现实。毕竟有一些人眼里有了财,也就忘记了什么天理、国法、人情,心中只有自己做起事来也就全无廉耻。以常例而言,不知道产生何年何在。朱元璋鼎故革新,严惩贪污,也未能革除这些常例。作为上官,每逢三节两寿,收取属下常例乃是习俗。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插图
所谓三节,即春节、端午、中秋,所谓两寿,即上官本人的生日,上官的老婆或母亲生日这场例的多少,乃是以主官权力大小而定,以地方官送上司常例而言,大致分为三层,以送银二十四两、十六两、八两,维度超过者则有行贿之嫌,不足者则失尊重之意。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插图
送常例有讲究,不能够直接送银子,要这么做,最好是自己写的书,用函套把书装好,把银子放在函套之内,再用手绢包好,故此称为书拜。各地方官收取下属的常例,称为礼盒,内装一些土特产也要放银子,4,2,1两为三档,也就是说官越大,收的常例越多,也就苦了那些小官和胥吏了。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插图
在天不能够雨粟,地不能够生金的情况下,小官及胥吏则只能够勒索百姓,最终倒霉的还是百姓。游尚志上任就重用生员胡喜,两人沆瀣一气,欺压百姓,中饱私囊。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插图
但是这一切最终被一个从九品的小巡检揭露,并闹到了皇帝朱元璋的面前。
曾经在吏部考试名列一等的从五品知州,最终身首异处,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