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千百年来对出的下联无数,不过都很牵强

在当代,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尤其在结交新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喝酒撸串,才能结交到新朋友,这便是所谓的以酒会友。不过在过去,存在以文会友的状态,因此,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往往会现场写一些诗歌或者对一些对子。
甚至在唐朝的时候,如果一个文化人不会现场写诗的话,那么基本上不可能在文化人的圈子里待下去,在唐朝的时候,诗文水平就成了一种看不见的名片,而对对联和诗文是如影随形的。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千百年来对出的下联无数,不过都很牵强
文章插图
其实这个世界存在这样有趣的现象,一个人的成就,有的时候不光取决于智商的高低,也取决于情商,说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很多一等一的科学家,往往只能依靠每个月固定的薪水来生活,这些科学家绝对不能说他们智商低,但是他们的经济水平确实很一般。
相反,一些学历相对不高的人,往往却能成为大老板、大企业家,甚至做官(比如美国很多的国会议员,其实学历都不超过本科,毕竟,即便在我国,本科目前也只是基础教育),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的情商很高,而在古代,出对联就体现了这一点。
1、不能太简单
首先,出上联的人不能把对联出得太简单,对联如果太简单,会暴露出自己的水平实在太有限,出简单的对联,等于打自己的脸,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水平很低下的人。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千百年来对出的下联无数,不过都很牵强】2、不能太难
那么,是不是出的对联越难越好?答案当然也不是,因为,如果对联出得比较难的话,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带来严重的尴尬。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对联的下联,是在上联出现数百年后才有人完美对出,因此,太难的对联往往会让对方对不出下联,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不出的话,对方脸上会有些挂不住。
而一个人如果因为这样丢脸的话,肯定会仇恨出这个对联的人,这就等于无形中给自己收割了敌人,因此出对联也不能太难。
比如,本文要说的这个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虽然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试图想出完美的下联,但是时至今日,真正完美的下联依旧没有诞生,因此,这样高难度的下联就轻易不要让别人来回答,否则可能会被人认为这是你在刻意刁难他人。
1、难度系数
这个上联一共7个字,连续出现了4个偷字,第一个偷字,和小偷是一个词汇,并且,小偷属于名词,代表着某种职业,最后一个偷字和末尾的“东西”,组成了一个词汇,并且这是具备动词属性的词汇。
2、历史上出现过的下联
不过,不论在什么时候,历史上都不缺乏一些敢于迎难而上的人,面对这种对联也不例外,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关于这个上联的下联,只不过,时至今日,这些下联都不能让人感到满意。
比如:买卖卖卖卖不完,在这副对联里面,买卖是名词属性,确实可以和小偷这个名词相对应,而卖不完和偷东西之间这种对应似乎有些牵强,比如偷东西,表示具体的动作,属于动态,而卖不完则似乎描述一种状态,不过这种状态给人的感觉是静态的。
再比如:史书书书书古香,在这幅对联里面小偷和实属相对应,小偷属于名词,史书也属于名词,因此这个对仗是正确的。只不过,偷东西和书古香之间也勉强称得上对仗,区别在于:偷东西是人们都能理解的,但是书古香这让人感到拗口,不过如果仔细品味的话这也算是说的过去:因为史书确实传递了古代的优雅。
让人感到最为绝妙的,莫过于偷偷和书书的对应,偷偷指的是偷偷摸摸,而书书指的是每本书的意思,因此综合来说,这幅下联要比上文提到的“买卖”那副下联好太多。
一般认为最为合适的下联是这副下联:孔明明明明事理,这幅下联总会让人想起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景。其实王朗被诸葛亮骂死当然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王朗属于正常死亡。
好的对联确实让人感到想象力得到了锻炼,也让人感到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