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咱们中国的中秋节风俗,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无论南北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要在月圆之夜吃月饼。这一期大锤就和大家共同关注,历史上的这块中国月饼,是怎么诞生、发展的。
文章插图
首先说一下,作为中秋文化的一部分,关于月饼的起源,是由很多个传说组成的。比如“殷周起源说”,就是说月饼的前身是江浙一带为了纪念商纣王的铁杆手下、太师闻仲,而制造的“太师饼”;
文章插图
闻太师又比如“贵妃起源说”,也就是唐朝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中秋赏月吃“胡饼”时,杨贵妃嫌弃“胡饼”名字难听,于是改称其为“月饼”;
文章插图
还有说法是,月饼起源于元末农民战争,本是起义军举事时互相联络的道具,起义军在月饼中夹上传递消息的字条,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各地义军一同举事,等等。
文章插图
不过,大锤要跟大家讨论的是,月饼演化的严肃历史,传说很美丽,但是没有实锤,因此大锤是不会拿传说来说事的。应该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分析,月饼从雏形到变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模样,大约用了1500年。月饼首先得是圆形的因此普遍认为,中国古代的圆饼是月饼的先祖。根据文献来看,我国能够确定的最古老的圆饼,出现在1700年前的东汉时代,也就是“胡饼”。“胡饼”就是月饼的祖先,据说它是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才发展起来的。
文章插图
馕 古时称为“胡饼”作为月饼的原型,还得有馅料但是,仅有圆形还不够,作为月饼的原型,还得有馅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先民开始在圆饼中加入馅料,比如干枣、核桃仁等,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就喜欢吃这种饼。另外,当时用来填入圆饼的还有一种常见的馅料,那就是羊肉,这已经跟现在的羊肉馅饼很像了。到了唐宋时期,对往圆饼里填充的馅料的讲究就更多了。北宋文豪苏东坡就在自己的诗歌《留别廉守》里提到过,吃一种酥油和饴糖作为馅料的小圆饼。这已经很接近现在的月饼馅料了。元代对月饼的加工方式进行提升进入元代,对饼皮的味道加工水准也上去了,在和面时候就往面粉中加入酥油、蜜糖等,以增加这类饼子的口感。这样做出来的饼皮,口感上跟曾经在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流行过的老式月饼很接近。元代对月饼的另一个贡献是,革新了宋代流传的对月饼的“蒸煮”的加工方式,改成了烤或者烙。
文章插图
老式月饼也就是到了元代,我们就能够发现,此时月饼的各种要素已经发展齐备了,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现代所看到的月饼才会在明代正式出现。不过,虽然在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具备月饼的基本形状和馅料的圆饼点心,但是大锤还是不能说,宋元时期的圆饼点心就是古代的月饼。这是因为,到明代之前,“月饼”虽然已经大致具有了基本的形状和馅料,但是却没有跟月亮特别是中秋佳节发生任何关系。比如,中秋发展成为节日是在唐代,但是在唐代虽然出现了不少歌咏中秋节的诗篇和小说,但是并没有任何字句提到中秋节要吃圆饼,从相关文献来看,唐朝人当时流行的是一边喝酒一边赏月。
文章插图
唐朝灭亡以后,历经五代到北宋年间,人们开始在中秋节食用一种节令食品,叫做“玩月羹”,这是一种以桂圆、莲子、藕粉等精制而成的羹汤。北宋时期成书的《清异录》记载,五代时期开封城里有一位专卖四季小吃的名人叫做张手美,每一季节都会推出相应的小吃,每逢中秋节他推出的节令食品,就是玩月羹。
- 为了成就一部大书,他愿意奉献一生,看看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 这首元曲堪称中秋绝唱!堪比苏东坡!却很少有人知道!
- |古言宠文中秋宫宴上,她被禁欲摄政王看中,当即向皇上请旨赐婚!
- 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特别最后两句说出来,足以吓退千军万马!
- 令人魅力大增的几款首饰,不仅设计特别,而且具有罕见的收藏价值
- 兵马俑当中最特别的一个,专家也无法解释,现成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张九龄被贬后写了一首诗,开头便是千古佳句,堪称最唯美的中秋诗
- 和辛芷蕾一起走进傩仪的神奇传说|国风特别专辑终篇《巫风傩仪》
- 特别有范儿的“公主护腕”装饰物的钩法图解
- 永恒的守望|方掬芬:我愿奉献一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