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风水摆布第一人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相信不少在读书时期,最喜欢看书上插图而非内容的小伙伴,对于下面这一张图并不陌生吧!这个插图当时被放入了历史书里,至今看起来仍叫人记忆深刻,毕竟中国外交官少有如此情绪外露,不顾身旁他人的眼光直接大笑起来的照片。在历史书上,这一张被标记为中国重新得到联合国席位,而里头笑得如此开怀的外交官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乔冠华,作为我们国家这样出名的外交官,为什么死后迁坟四次?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呢?今天就来揭晓这背后隐藏的故事。
文章插图
正文乔冠华,1913年生于江苏盐城,年轻时在德学习,后回国就职于新闻社;26岁时在别人介绍下成为党员,抗战期间,撰写了多篇国际文章。抗战结束后,到香港担任新华社长一职;1971年同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会议,1976年开始从事于国家外交活动,被聘为国家对外友好协会顾问,参与过日内瓦会议、拟草中美联合公报等;1983年,因病去世,年仅70岁;著作有《形势比人强》《从战争到和平》等。乔冠华算得上是中国对外交往历史上的一位"大佬",他在中国外交事业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惜他不能亲眼看见他所做出的功绩。不过你能想到吗,这样一位"大佬"在其去世后,他的墓碑在四个地方迁移,分别是苏州、东山、盐城、上海,是不是感觉有点奇怪?一般在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墓碑一开始在哪最终就在哪,在埋葬后不会轻易改迁,这是对于死者的尊重,可乔冠华的墓还迁移了四次,这样的举动不仅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还会引发舆论,那么,乔冠华四次迁坟,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文章插图
1983年,70岁的外交"大佬"乔冠华在北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在举办完葬礼之后,乔冠华的老婆章含之就迅速带着他的火化后的骨灰回到了家里,且一直存放在家中。由于国人常有"入土为安"这一说法,所以在第二年,即1984年时章含之带着乔冠华的骨灰回到故乡江苏盐城。章含之还向当地政府的部门表明了自己的意愿,希望能找一个好的地方让乔冠华安息,但是在举办乔冠华葬礼时,盐城政府的官员不仅没有人出席,甚至连给乔冠华选墓地都支支吾吾的,看到这一幕的章含之十分失望,取消了自己的计划。想起丈夫生前对于苏州的喜爱,章含之决定将苏州作为目的地前进。于是,1985年时,乔冠华的墓建在了苏州杨湾。不过谁曾想到,18年前的愿望在18年后成了真,盐城政府的官员认为乔冠华是盐城的杰出人才,希望这位人才能够"落叶归根",想要将他作为人文遗产作宣传,在受不住官员的多番请求下,章含之最后还是将墓迁回到盐城。
文章插图
伴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子女们要求把乔冠华的墓迁到其原配妻子龚澎所葬的苏州东山,在一番考虑下,章含之同意了;于是在2009年之际,乔冠华的墓又建在了苏州东山。此后,作为上海人的章含之决定独自回到上海居住,度过自己的余生,在那时上海福寿园又向章含之提出了希望能将乔冠华的墓迁到上海,这样章含之过世后才便于合葬,不过这次却没有那么容易了,在多番讨论下历时较久后,乔冠华的墓最终迁到了上海福寿园,这位外交"大佬"也终于安息。
文章插图
结语:其实乔冠华的四次迁坟,都是因为种种原因,也不能说因为家人的缘故,毕竟各自也有各自的愿望,所以这四次迁坟也是难免的事情,不过对于他个人来说,可能还是在一个地方安息比较好,好在迁到上海是最后一次,这位在中国外交史上鼎鼎有名的外交官,最终还是安息了。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云烟浩莽绘丹青 笔墨立空写奇观 ——记著名书画家王诗皓
- 山西省白求恩医院心脏大毛细血管普外早已变成我国单独进行心脏大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全球3大著名快刀,反曲刀之王,最霸气
- 寇准作为一代名相,为什么结局却这么凄凉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网友:可以买下几个日本
- 从古到今我国文学诗词中最有气势的六首诗词,哪一首你最难忘
- 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杜姓诗人,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 作为一名美术生,不止画别人,还被别人画!
- 从贾胡团队作出分析,趣聊我国古代盗墓行业的发展
- 国际文化交流的探路者与实践者吴泽洲去世,他把我国文化艺术精华推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