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王阳明:少了“事上磨”,哪能“立得住”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 , 乃有益 。 若只好静 , 遇事便乱 , 终无长进 。
——《传习录门人陈九川录》
现实生活中 , “不确定”事件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 , 许多问题无法提前预测 , 没有规律和经验可循 , 甚至“一事未平 , 一事又起” 。 而不确定性越大 , 越能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和定力 。 所以 , 若是夸一个人可担大任 , 我们往往会夸他沉着冷静、遇事不慌 , 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魄和格局 。
但正常情况往往是: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里都能保持良好状态与平和心态 , 待人处事合乎规范、井井有条 , 可一旦面对“突然性”问题就容易束手无策、进退失据 。 为什么?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日里缺少“事上磨”的历练 , 关键时刻自然没有“立得住”的本领 。
正如弟子陈九川曾问王阳明 , 说:“静坐用功 , 颇觉此心收敛 , 遇事又断了 。 旋起个念头 , 去事上省察 。 事过又寻旧功 , 还觉有内外 , 打不作一片 。 ”对此 , 王阳明答曰:“这听讲说时专敬 , 即是那静坐时心 , 功夫一贯 , 何须更起念头 ,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 , 乃有益 。 若只好静 , 遇事便乱 , 终无长进 。 那静时功夫 , 亦差似收敛 , 而实放溺也 。 ”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 , 乃有益 。 若只好静 , 遇事便乱 , 终无长进” , 这便是王阳明给出的迎刃而解之法 , 即历事方能练心 , 勤在“事上磨” , 才能在关键时刻有定力、有魄力 。 正如《小窗幽记》中也说“花繁柳密处拨得开 , 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 , 才是脚跟” 。 无数的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 , 能力、定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 也不可能凭空而至 , 而需要勤在“事上磨”的“日日行”和“
常常做”
人生哲理|王阳明:少了“事上磨”,哪能“立得住”
文章图片
“事上磨”离不开干事修炼 。 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 ,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 。 要常在事件中接受磨炼 , 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 。 俗话说:不经一事 , 不长一智 , 只有在小事上磨品质、在烦事上磨耐心、在大事上磨智慧、在难事上磨担当 , 才能不断收获经验、提升能力、锻炼成长 。 如果一味追求平平稳稳、舒舒服服 , 大事干不了 , 小事不想干 , 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
“事上磨”离不开坚定的意志 。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道:“古之立大事者 , 不惟有超世之才 ,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在“事上磨” , 少不了遇到未知事物时的一头雾水 , 也不可避免遭遇挫折失败 。 但只要坚持下去 , 每一次攻克都会有收获 , 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 就会多一分镇定、多一些办法 。 《孟子》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多经历一些艰难困苦和坎坷挫折 , 自会遇事“立得住” 。
“事上磨”离不开迎难而上的担当 。 陆游在诗作《苦笋》里写道:“人才自古要养成 , 放使干霄战风雨 。 ”人要成事 , 不应该在温室中躲避风雨 , 而应在大事、急事、难事上当仁不让、迎难而上 。 有人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 , 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 好比香料 , 捣得愈碎 , 磨得愈细 , 香得愈浓烈” , 多一些迎难而上的勇气 , 多经历一些艰难困苦和坎坷挫折 , 有助于成长成熟 , 人生也会多一份出彩、多一份成功 。
人生哲理|王阳明:少了“事上磨”,哪能“立得住”】大事难事看担当 , 逆境顺境看定力 。 刀在石上磨 , 人在事上练 , 我们要有勤在“事上磨”的态度和行动 , 如此方能在“千磨万击”中“立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