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已迈入高级文明社会


考古专家: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已迈入高级文明社会
文章插图
刘国祥研究员介绍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采访人员 孙自法)作为中国北方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约4000-35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对中华文明早期形成和发展有何影响颇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最新研究提出,从西辽河流域文明进程看,随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迅速崛起,辽西地区迎来了继红山文化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高峰——红山文化晚期率先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迈入高级文明社会,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辽西七大考古学文化之一
第二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近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北京举行,刘国祥做《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崛起与辽西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学术报告时介绍说,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已正式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7个: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距今9000-8500年)、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7200年)、富河文化(距今7200-7000年)、赵宝沟文化(距今7000-6400年);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小河沿文化(距今5000-4000年);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主要分布于辽西老哈河与大小凌河流域,其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59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在赤峰地区进行调查,次年在药王庙和夏家店进行试掘,在夏家店遗址发现了上、下两层文化堆积,首次提出夏家店上、下层文化的命名。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遗址包括赤峰夏家店、药王庙、蜘蛛山、三座店、二道井子,敖汉旗大甸子、城子山,喀喇沁旗大山前,辽宁北票丰下、康家屯等。
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刘国祥指出,考古研究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人口数量迅猛增长,聚落数量较之前剧增,遗址点的分布数量和密度超过以往各个时期,聚落分化明显,出现了大型城址和超大规模的祭祀中心;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明显,社会内部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有力,等级制度明显;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经济成为获取食物资源的主要方式,家畜饲养业也十分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
从考古学文化面貌看,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变化非常显著,三足陶器取代了延续数千年的平底筒形陶器,出现大量注重防御功能的大型石城址和建在山梁顶部的大型祭祀中心,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时期盛行的彩陶消失,彩绘陶兴起,金属制品不断增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强调布局和规划,管理有序,等级分明,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与中原高层次交流密切
刘国祥表示,从对外关系来看,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交流与互动,辽西地区以大甸子为代表的社会上层与中原王朝在早期青铜时代存在高层次的密切交流,互有影响。
其中,大甸子墓地出土盉、爵、鬶共24件,这些器物的形制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非常相像,大甸子墓地所出的绿松石制品主要包括绿松石片和绿松石珠,特别是大量绿松石镶嵌于漆器和丝织物上,也与二里头文化有相似之处。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中有28件为前代遗玉,其中发现的勾形器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大甸子墓地中也有出土,器型几乎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器上的某些图案,同商代铜器上的图案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此外,通过对中原和北方地区出土卜骨的研究,可以看出二里岗早期商文化中以卜骨为载体的宗教文化,主要是承袭先商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先商文化中以卜骨为载体的宗教文化,更多的是吸收相邻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岳石文化,特别是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