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库作品:我遇上了《渭南文坛》


 王满库作品:我遇上了《渭南文坛》
文章插图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横流占据了生活,人心浮躁似乎成了主流,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劳碌,漂泊不定在某一个角落。
然而,生活的距离把我带到了煤矿这个行业,一干就是数十个春秋,由于自己对于文学爱好情有独钟,日常生活中的闲余时间就是看看文章,读读佳作美文,搜索搜索关于唐诗宋词的赏析与评价。
记得那是在2015年的冬天。煤矿工人日常要学习安全知识,于是我就添加了黑龙沟矿业资讯平台。每次下班后最先看的就是关于本单位的生活状况,模范事迹,公司内部文章,以及黑龙沟的发展历程。
由于长期的关注,我常常在文末写下留言甚至感慨。不知那一天,编辑在留言里问我是哪儿人,干啥的,开始我还好奇的问自己,我就是本单位的人,也没有回复,现在想起来自己咋有点不识抬举。时间过去了一两个月,编辑又问我是哪儿人,我就直言是黑龙沟人。
 王满库作品:我遇上了《渭南文坛》
文章插图
这下编辑向领导打听了我的手机号,就打电话让我去办公室,到了办公室,即是采访又是照相,弄得我浑身不自在,不知所云,最终是因为我的留言得到了懂事长的认可,和编辑的认同,就用“黑龙赞”作为我留言的标题,发表在黑龙沟矿业资讯平台。
就这样,互联网让我感知到只要有文学梦,就能看到曙光。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活。
第一篇《我的父亲》写完后,不管瞎好,就有意识的搜索到《渭南文坛》。起先自己还不知道邮箱是如何注册?更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拙文投到邮箱里。有时间就问年轻的工友,关于qq邮箱的技巧,最后经过反反复复的操作,终于搞会了邮箱与投稿邮箱的区别。
 王满库作品:我遇上了《渭南文坛》
文章插图
开始自己心里还有点怯场,如果发出去了让人笑话,岂不是自作多情。每到夜班回来,就躺在床上,不停的点开《渭南文坛》,看看大家的文采功夫,文章色彩以及灵魂所在,有时候甚至通宵的品味名人的佳作,不时的亢奋、流泪、惋惜、感慨。还有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的心声。
一篇篇来自生命的动力的文字,一篇篇来自喜怒哀乐,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缩影,给了我前进的方向,给了我精神上的鼓舞。一天晚上,自己就打开邮箱通讯录,把自己的习作投稿到《渭南文坛》。
当《我的父亲》在《渭南文坛》上发表后,我激动万分,不知是感激还是庆幸,不知是“梦想成真”还是编辑看得起我,管他三七二十一,只要是生活的真爱、正义、积极向上的事情,我就深埋心底,继续努力写作。
 王满库作品:我遇上了《渭南文坛》
文章插图
自从遇上《渭南文坛》,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稚嫩,渺小。文化自信从来不缺耕耘者,只是生活的空间太小,还没有体味到信息潮流的曼妙。互联网拉近了距离,丰富了生活,给爱好文学的人们搭建了生活的舞台。
王满库作品:我遇上了《渭南文坛》】《渭南文坛》,是故乡的骄傲,是时代的丰碑,每每看到《渭南文坛》上的篇篇作品,就像父亲佝偻的身影,母亲亲切的期盼,孩子欢乐的笑容,在我心底波澜起伏,熠熠闪耀。
自从加了编辑闵盼龙老师的微信,才知道闵老师是个敬业心极强的人。他,中共党员,年轻有为,先后创办了《渭南文坛》《渭南长寿塬同乡会》《渭南热点》等网络平台。2012年至2015年就职《渭南日报》就职《渭南日报社》,目前就职于《渭南青年网》,担任内容总监兼首席摄影。闵盼龙老师夜以继日,奔波忙碌与渭水之滨,诠释着青春之火,朋友圈都能看到他,挑灯夜战的身影,执着的理念、信仰,无不牵动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心。
 王满库作品:我遇上了《渭南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