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龄,中国病理学开拓者


王泰龄,中国病理学开拓者文章插图
王泰龄 , 93岁 , 我国著名病理学家 , 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教授 。 曾任中华医学会北京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历届评委、中华病理学杂志常务编委等 。 1994年获卫生部“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 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主编、参编了《现代肝脏病学》《实用肝脏病学》《酒精性肝病》等多部肝病专著 。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 , 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 , 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 共14项 。
王泰龄,中国病理学开拓者文章插图
【王泰龄,中国病理学开拓者】“放心吧 , 从细胞核的形态和细胞排列来看 , 这是轻度不典型的增生 , 是不会恶化的 。 ”王泰龄耐心地对一位前来询问病理结果的患者家属说 。 这些解释工作 , 对王泰龄来说 , 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 可对于病人而言 , 几句简单的话语让他们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
王泰龄 , 我国著名病理学家 , 今年93岁高龄 , 从事病理工作逾七十载 。 她声音爽朗 , 精神矍铄 , 现在每天坚持工作12小时 , 仍奋战在病理会诊的第一线 。
王泰龄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 治学道路上深受北京协和医院刘世豪、胡正祥教授等医学大家的影响和熏陶 。 她意识到 , 医学就像一棵大树 , 树根是各基础医学 , 病理科就是树干 , 枝是内外妇儿等学科 。 病理科要把根的营养送到树叶 , 也要从树叶吸收营养 , 也就是说病理必须结合临床 。 学习期间 , 王泰龄奠定了扎实的病理学基本功 , 养成了阅读专业期刊和文献的习惯 , 树立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 无论做什么工作 , 都要做到最好 。 “最好”的标准就:严谨、认真、坚持 , 再把眼光放高一点 。
王泰龄,中国病理学开拓者文章插图
新中国刚建立时 , 我国病理学研究很落后 , 全国从事病理工作的不到50人 。 许多院校想建立病理科 , 但苦于没有人 。 1953年 , 王泰龄调至第一军医大学(现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开展工作 , 承担卫生部病理师资培训班 , 创建各临床学院病理科 。 王泰龄在长春工作期间 , 除了留大体、切片、标本 , 同时开展尸检和临床病例讨论 。 她强调 , 尸检对于认识疾病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 有一年 , 一位苏联专家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突然死亡 , 为查明死因 , 王泰龄前去做尸检 , 结果发现是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大出血 。
1984年 , 王泰龄调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 , 负责组建病理科 。 在她的带领下 , 中日友好医院率先在我国成功开展免疫组化技术 。 后来 , 病理学会在全国范围把这项技术推广开来 。
王泰龄特别珍惜时间 , 最高兴的就是每天都能过得充实 , 多做一些工作 。 1996年退休后 , 王泰龄致力于肝脏病理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认真积累资料 , 拓宽对肝病病理的认识 , 加强临床病理交流;认真做好全国肝病病理学习班的历次讲课 , 积极培养人才 。 鉴于她在肝病病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于2014年9月授予其终身贡献奖 。 2015年 , 王泰龄承担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病理诊断标准的制定 , 在制定过程中总结了10年的肝穿病理 , 力求密切结合临床并与国际接轨 。
王泰龄曾兼任中华医学会北京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历届评委、中华病理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务 。 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先后为我国《肝炎防治方案》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标准 , 重型肝炎、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等病理诊断标准 。 主编、参编了《现代肝脏病学》《实用肝脏病学》《酒精性肝病》等多部专著 。 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 。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 , 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 , 及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 共1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