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荒率的书法获国展大奖,网友不服:写的什么鬼?

文 | 王呈祥如此荒率的书法获国展大奖,网友不服:写的什么鬼?书友推送文章:《如此荒率的书法,竟能在国展获奖,你服气吗》。看到文中所说的那件获奖作品后,我表示服气。
如此荒率的书法获国展大奖,网友不服:写的什么鬼?
文章插图
就是上图这件作品。据了解,该作品为《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获奖作品,作者名叫李由,是湖北籍的一位书法家。为什么说我服气呢?因为符合展览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评委需要的书风,正是投稿人所写的,这就和我们上街买菜一样,你需要西红柿,菜摊有西红柿,所以你会买。倘若菜摊没有西红柿,即便其它菜品很便宜你也不会买,因为你需要的只是西红柿——投稿人所写的,不是评委需要的。
如此荒率的书法获国展大奖,网友不服:写的什么鬼?
文章插图
李由
="bjh-image-caption>从某种意义上讲,评委的需要只是评委的个人口味,所以很多投稿人选择投其所好。比方说,评委自己写的是怀素的草书,那么他必然中意怀素的风格,而你作为投稿人投送的也是这种风格,所以最后你获奖了。当然,投其所好未必一定能够获奖,但胜算的概率要远比不投其所好高得多。
如此荒率的书法获国展大奖,网友不服:写的什么鬼?
文章插图
书法评审的评委们
="bjh-image-caption>李由的这件草书正是当下流行的书风,或者说当下的展览书风的主流,况且作品也非一无是处,并不像网友批评的那样“写的什么鬼”。所以,能获奖乃意料之中的事,没有什么服气与不服气之说。文章作者还从笔法、字法、墨法分析了该作品中存在的不足。比如:用笔过于随意,致使笔力孱弱,线条单薄,极大影响了书作的艺术感染力;整体墨色偏淡、墨色对比不够、虎头蛇尾;等等。这些说法我完全赞同,作品中的确存在这些问题。但后来又将其与古人的作品比较,我觉得大可不必。
如此荒率的书法获国展大奖,网友不服:写的什么鬼?
文章插图
作品中的题跋
="bjh-image-caption>因为,这件作品是一件专门应对展览的作品。古人没有自己给自己作品粘书签题首跋尾的,有也是后人补上去的,早期连名字都不落,到后来才有的落款盖章。这件作品不一样,左侧有一条与正文纸张不一样的纸,顶上题书签,中间用小楷写了几行跋文,下面年号、姓名和印章,这些都是坐着自己完成的。
如此荒率的书法获国展大奖,网友不服:写的什么鬼?
文章插图
作品中的书签
如此荒率的书法获国展大奖,网友不服:写的什么鬼?
="bjh-image-caption>近年的书法国展上,这类格式非常流行,大家如果不信,可以翻看近10年的书法展览。一件专门应对展览的作品与古人作品比较,显然没有可比性,就好像邵岩的射书一样,原本只是为达到某种视觉效果的产物,非要和书法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实,书法走到今天已经成为了艺术,很多展览虽然还以书法为名,但大都超出了古代书法的范畴。倘若我们一味用过去的标准,最后也只是自寻烦恼。或许我们认为这件作品不该获奖,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找到评委当面鼓对面锣理论吧?回头一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怼回来,到时我们岂不无话可说。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