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情圣还是禽兽 他的浪漫我们不懂

01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大家都知道,这是现代诗人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别康桥》中的首尾两段。
让人唏嘘的是,诗中对生活的憧憬和无可奈何离愁的意境,仿佛正是徐志摩短暂一生的写照。
是情圣还是禽兽 他的浪漫我们不懂
文章插图
徐志摩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一户殷实的家庭,父亲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作为徐家的长孙独子,他自小过惯了舒适的公子哥生活。
徐家有一些大名鼎鼎的亲友: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知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是他的表弟,台湾作家琼瑶则是他的表外甥女。
徐志摩自幼聪慧,在家塾念书时就显示出不凡的天分。14岁时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还是同班同学。19岁中学毕业后,就在家庭的撮合下,与江苏宝山县的富商之女、15岁的张幼仪成亲。
张家也是名门望族,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是参与组织中国民主同盟的政治家。四哥张嘉璈是一位银行家,曾任中国银行董事长。
徐志摩以现代诗人、散文家传世闻名,可是他在大学原本读的却并不是文学专业。婚后第二年,他就离开当时就读的上海浸信会学院,北上天津,去北洋大学读法科,后来随法学专业并入北京大学。这时他除了法学外,还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同时涉猎中外文学,并且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期间,在妻兄的介绍下,徐志摩还得以拜梁启超为老师。
是情圣还是禽兽 他的浪漫我们不懂
文章插图
一年后,生性不安分,热衷追求理想的徐志摩又离开北大,去美国留学。他同样没有选择文学专业,而是学习的银行学。后来又进入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课程。留学仅10个月他就获得学士学位,毕业了。接着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还是在经济系。不过他的学习目标,逐渐由政治转向了文学,最终拿的是文学硕士学位。
1921年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他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02
张幼仪在国内辛勤持家,徐志摩对妻子感情却并不热烈。1918年,他去美国留学时正值儿子出生不久。两年后,在妻兄张君劢督促下才满心不愿意地将妻子接到身边。
按照张幼仪的回忆,轮船到达美国时,“在码头上东张西望的人群里,虽然她没有见过徐志摩穿西装,可是一眼就看出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就是他”。
是情圣还是禽兽 他的浪漫我们不懂
文章插图
果然不久,徐志摩就不顾张幼仪已经又有了两个月身孕,冷漠地提出了离婚。原因是他在去欧洲旅游时与同行的林徽因相识,立刻被对方的才貌折服,义无反顾地坠入情网。林徽因也被才华横溢,外貌英俊的徐志摩所吸引。
这就有了徐、林两人英伦相爱的故事。后来林徽因理智地结束了这段恋情,不辞而别,提前回国了。
1922年徐志摩回到北京,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第二年,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喜爱,徐志摩在北京办了一个“新月社”,编戏演戏,吟诗作画。这也就是“新月派”的最初由来。
几年后,他又担任了《晨报》副刊“诗镌”的主编,这个副刊着力于新诗的创作和关于诗歌艺术的探讨,从美国归来的闻一多也加入其中。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形成了。
1924年徐志摩开始到北京大学任教授,还与胡适等人创办了一份《现代诗评》周刊。这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还曾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则和梁思成双双到了美国。两人再次见面时,已经是四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