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学角度浅析欧洲文明发展,给予我们的现实意义( 二 )
文章插图
四、在这个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谈谈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现实启示。第一,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历史就是现代社会最生动的课本。处在新一波全球化如火如荼的今日,回头看欧洲历史,比回顾中国历史更多了一点特殊的启发性。欧洲文明源于希腊,经过罗马帝国、中世纪到近代欧洲,绕了一个又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希腊。中国文明却始终没有中断,但也正因为中国文明没有中断,因而少有反思的机会,也就没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那种再生的动力。欧洲的几次文明变革动力都来自中国的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但中国王朝却犯了欧洲人的错误,“绕了一圈回来”,最终倒在了欧洲列强的船坚炮利面前。第二,我们现在的历史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了一些与地理的结合。谁知道当初蒙古国进攻黑海的卡法位于如今的乌克兰呢?对于地理空间的认知不准确,自然也难以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读历史一定要兼读地理,否则就成了死背,对照地图,尤其若能针对古今地图,历史就是活的。
文章插图
第三,“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早已蕴含着解答现代社会格局形成的终极答案。以中华文明为例,中华文明的思想哲学碰撞融合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从本质上分析,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技术革命——铁具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解放了人们的部分精力,不必全身心投入到“活下去”这件事上。直到今天,每一次技术革命后都会发生思想文化的变革,这个道理在古今中外都是普适的。秦始皇借助各路被铁器解放了的有识之士,依靠变革的思维建立了统一的大秦王朝;印刷术的引入,给宗教改革提供了文字载体;蒸汽机和内燃机的突破,给帝国主义的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钢铁长城。换句话说,是技术的突破带动了哲学、思想和政治的突破,古往今来的这么多例子都反复强调:“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
文章插图
结语:纵观世界历史,众多文明都经历过相似的发展历程,最终却在某个阶段分道扬镳。像黑死病这样惨烈的瘟疫在中国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为什么就没有促成中国版的“文艺复兴”呢?原因是多样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政治体制等等,但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一切冥冥之中或许都是自然环境给人类的定数。后面的事大家也知道了,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民主革命等,亚欧大陆两端的文明,在差异巨大的自然环境下,乘着迥异的历史洪流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 “小人书”的历史,换一个角度来看,它从来没有被时代淘汰
- 作为护教神功,乾坤大挪移为何难练易走火入魔得从两个角度来看
- 从《诗经》中飘出来的袅袅炊烟——浅析中国先秦饮食文化
- 为何说,林冲当不起“好汉”之名?浅析林冲的性格与为人
- 从唐朝法律的制定,浅析唐朝时期法律的儒家化
- 先秦时代|古文文献中的酿酒记载浅析
- 五代十国|人的一生,想要有所成就,需要选好做事的五个角度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一身是胆的赵云,他是否有三国演义中的威望?以正史角度解读赵云
- 辽宋夏金|从宋高宗的角度来看,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岳飞,为何必须得死?
- 从科举失败到黑暗官场,浅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为何会一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