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活了32岁,却留下3900个公式,从学渣到数学界奇才,深不可测( 二 )


但出于对数学的热爱,最终拉马努金还是将自己研究的数学命题及公式寄了出去。结果可想而知,千里马易得,伯乐难寻,当时剑桥的数学家贝克、霍布斯都认为不明白拉马努金在研究什么。
但是,哈代却成了那个独具慧眼的伯乐,他一边说着:"没有一个定理可以放到世界上最高等的数学测试里去"的话,一边却不由惊叹:"完全打败了我……我从没见过任何像这样的东西……他是个数学方面的天才……"
其中,最让哈代叹服的,就是拉马努金研究的"黄金分割"连分数公式。因此,哈代直接帮助他进入剑桥大学,而且不是学习,而是被当作他的合作伙伴,两人共同来研究数学公式。这一合作就是五年时间,他们的成绩名列前茅。甚至外界认为,哈代的出名,正是有赖于拉马努金。
他只活了32岁,却留下3900个公式,从学渣到数学界奇才,深不可测
文章插图
在这期间,拉马努金大量发表论文,虽然都是与哈代一起的。但与此同时,他还对椭圆函数、发散级数、超几何函数等数学领域进行探讨,从而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但是,身在剑桥的拉马努金却经常思念故乡,特别是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士之后,他还被英国方面破例吸收为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据说当时他是亚洲第一个成为该学会的成员。
可想家有什么用呢?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打得热闹,拉马努金根本没办法回印度。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之内,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有的时候,他甚至想到自杀。在这样的迫切希望之中,拉马努金等来了1919年,他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只活了32岁,却留下3900个公式,从学渣到数学界奇才,深不可测
文章插图
可谁也没有想到,回到家只一年的时间,拉马努金便因病情加重而去世了。据说是肺病,这一年是1920年,拉马努金只有32岁。所谓天妒英才,大概也不过于此吧。
反正拉马努金死后,人们对他留下的数学公式及命题进行了整理。数量之多,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据统计,只是公式便有3900个。这是一份重到世人不敢相信,却又为之着魔的"遗产",它惠及所有人。
当然,后人想要整理并且享受这笔"遗产"可不是那么容易,一是数量多,二是难度大。当初拉马努金说是做梦得到了这些答案,可后人却没他这么幸运,可以做一个证明与研究过程的梦。
他只活了32岁,却留下3900个公式,从学渣到数学界奇才,深不可测
文章插图
他只活了32岁,却留下3900个公式,从学渣到数学界奇才,深不可测】因此,一直到1997年,其中一部分才得到完成,出版了足足五大卷。而美国数学科普大师加德纳说过一句话,应该是对拉马努金最真实的评价,他说:至今出版过的关于当代数学家的传记中,这是最好的、文献最丰富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