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我所生活的国家,拥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三千里地广大的幅员。我所居住的地方,华美的阁楼林立,高耸直达云霄;宫里的珍奇草木,繁盛宛如烟花。我怎么会想到,战争就这样轻易地发生了。我怎么会想到,一切如此轻易地就逝去了。自从成了亡国之君,失去了自由,无尽的痛苦使我变得憔悴、消瘦。我总是想起离开国家的那一天:宫廷的乐师们奏起别离的歌曲,我只能默默流着眼泪,向那些宫女与歌姬们告别而已。流泪,这已经是我唯一能为你们做的事了。南唐后主李煜,就历史事实而言,绝对不会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好君主''。李煜的性格天真软弱,从小生长在深宫之中,被保护得很好,享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一整天正经事都不做,只想着要跟歌女姐姐们一起唱歌玩耍,''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也就是姐姐妹妹跟我一起Play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的意思)。
文章插图
李煜生当''五代十国'',是一个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的时代;李煜虽在繁华富庶的''南唐'',但国外的局势其实是山雨欲来,危机四伏,一个南方的小国家完全没有偏安的本钱。但为什么,为什么李煜偏偏就不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呢?——因为安逸的生活,对他来说实在太''理所当然''了。李煜什么都不用做,他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了:荣华富贵、自由享乐的生活、美丽的歌姬与嫔妃,''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举凡他想要的东西,只要他伸手去拿,几乎没有拿不到的,那又何必去珍惜呢?应该说,要如何让这种''天之骄子''意识到''应该珍惜''这个概念呢?''珍惜''是建立在''有可能会失去''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一种认知。李煜应该是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生活有可能在一夕之间全然被剥夺吧?李煜说:''几曾识干戈?''这句白话的意思是''我怎么会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李煜应该不是不知道战争有多可怕,他不知道的是:原来战争是可以这么轻易就降临在他身上,就在他全然没有预料、全然没有准备的时候,就这样来了。然后,把他的幸福生活在一夕之间全然摧毁。事情真的来得太快,所以李煜只能用''一旦''两个字来形容那种猝不及防的感受。''一旦''就是一瞬间的意思。
文章插图
李煜说:''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真的就在那一瞬间,我的身份全然变了,从''帝王''瞬间跌落为''臣虏''。''臣虏''就是只能向别人俯首称臣、失去了自由的人。而且还不只是失去自由而已,他原本享有的那些荣华富贵、锦衣玉食、陪他玩乐的姐姐妹妹们,一瞬间全没了。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当过皇帝的人而言,并不觉得失去这些事物有多痛苦,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很平凡的;但对李煜而言,享乐的人生才是他的常态,失去了这些事物,就相当于把他赖以为生的事物全部夺走,他的灵魂怎么可能受得了这种折磨?这就好像是:在一个集权专制的国家中生活的人民,并不会觉得民主自由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东西,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些;但如果我们平时已经习惯享有自由民主,却在一瞬间失去,那该得多么痛苦呀!李煜最后说:''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在他的脑海中,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他离开故国的日子。他的印象实在太鲜明了,那一天,包含他自己在内,所有的后宫嫔妃与国家大臣,都要被宋太祖赵匡胤俘虏北上,软禁起来。那一天,所有人都忙着把值钱的家当换成现金、靠关系偷渡到其他国家、跟家人朋友告别,甚至交代后事等等,是一个非常匆忙、急迫的日子。李煜想问,但却又不敢开口的是:临走之前,他还能再听宫廷乐师弹奏一首歌吗?他还能再看那些歌女、艺伎们,再跳一支舞吗?
- 李煜病中写下一诗,道尽一生悲凉,仅开篇两句,便催人泪下
- 千古词人李煜深爱的几个女人,结局到底如何?
- 国家不幸诗家幸:李煜的帝王之悲和诗词之幸
- 李煜一生有什么文学成就?李煜对词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除了诗词歌赋就没有别的作为了吗?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孤独苦涩何人懂得?
- 李煜后期一首感伤之作,通篇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 杜甫一千古名句,苏轼黄庭坚自叹不如,李煜拿来随手改出更高境界
- 宋朝军队攻破南唐金陵城, 南唐后主李煜为何还在听和尚讲经
- 动荡年代的东成西就:李煜擅用“江南铁钩锁”,黄荃的墨竹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