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来说,都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手机和电脑,甚至连电视机也很少见到,获取外界的知识和信息,主要靠的是报纸、书籍和图画。社会曾经流行一种为广大少年儿童,甚至许多成年人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那就是连环画。
文章插图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而有效的知识传播方式。做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能够为亿万群众所了解、接受和喜爱,连环画这种传播形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一直认为,连环画应该得到我们更多的重视,要好好地保留下来。上个世纪50—60年代,以上海美术出版社绘制的《三国演义》为题材的连环画形成了一个系列,可以说是当时连环画创作的巅峰之作。参与绘制的都是当时技艺高超的大艺术家,个个都鼎鼎大名,所绘制出来的作品精密细致,非常考究。从绘画水平、艺术格调、文化品味等各个角度来讲,都是那个时代的巅峰,至今仍难以超越。
文章插图
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卡通”这种艺术形式,和以前的连环画表现方法非常相似,很多朋友还从事这种职业。我也曾经看过一些“卡通”,蛮有意思的,画面精美,也充满了想象力。但不客气地说,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热闹有余,底蕴不足。”有点像现在电视上的许多综艺节目,短暂时间内确实能够调动观众们的情绪,但缺乏文化底蕴,最终也只能昙花一现,难以永久。这也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由于《三国演义》连环画所具备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很难在一篇文章中得以尽述,而今天咱们只从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来进行浅略的分析。看《三国演义》,最为大家喜欢的是武将们的战阵厮杀,许多情节都让大家津津乐道。而在《三国演义》系列连环画中,武将的形象塑造也是让大家记忆深刻,久久难以忘怀。很多朋友都注意到,在连环画中武将们的盔甲都有着很多类别,从人物的装束中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出身、地位、经历,甚至性格。咱们今天主要是从头盔这个装备来展开讨论。一、盔缨兜鍪说起武将的头盔来,通常给大家的印象是这样的:
文章插图
头盔的防护主体叫“兜鍪”或者“覆碗”,上面通常安装有盔缨,保护前额的那一圈沿儿称之“护额”,它的正上方那个条片叫“舞擎”,两边保护耳朵的自然就叫“护耳”,两侧垂下来遮住脖子的部分叫“护项”。这就属于标准配置,喜欢看三国连环画的朋友们可以知道,像这种标准头盔的武将有蜀汉五虎将中的黄忠、蜀汉壮年派将领魏延、东吴悍将韩当、周泰,还有袁术麾下的第一猛将纪灵等人。
文章插图
二、矛尖兜鍪有些武将的头盔的形制大体上与之相似,但是没有盔缨,而是在盔顶上加了个小矛尖。像大名鼎鼎的战神赵子龙,就是戴着这样的头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文章插图
戴着这种头盔的武将还有“河北四庭柱”中的张郃,祸乱长安的董卓部将郭汜,西凉军的韩遂,他和马超一齐攻陷长安,与曹军作战。三、缨尖俱全还有一种头盔的样式配置比较完整,顶上既有小枪尖,还有盔缨。这应该是属于最标准的盔式了。戴着这种头盔的武将有袁绍麾下第一猛将颜良,东吴的三朝元老程普,还有被曹操称之为“吾家千里足”的曹休小将军。
文章插图
不仅仅是《三国演义》连环画中有这种头盔,在其他一些有武将出现的连环画中,也最容易看到这种形制的头盔。四、梁冠兜鍪还有的武将,他的头盔上即没有盔缨,也没有小矛尖,而是安装着一种类似于“冠”的部件。
- 没想到我七尺男儿的眼泪被他赚走了?!
- 大唐好男儿,凭一己之力灭掉了古印度,立下旷世奇功
- 有多少人因为“男儿到死心如铁”爱上辛弃疾,却不知当时他有多苦
- 古人常说的“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为何男人都自称“大丈夫”?
- 抗日战争|亮剑中此人就只出现了一次,却是最可恶的人,多少好男儿被他变成汉奸
- 讽刺|花蕊夫人在亡国之后,写下一首伤感的诗,为此还讽刺了十四万男儿
- 宫闱逸事|中国史上首位女皇,冒充男儿身登基,在位仅数天便被废
- 奇特|《一战男儿在二战》:一本虚拟现实小说,游戏与战争迸发出奇特的笑料
- 帝王|一位歌妓出身的贵妃,迷倒两朝帝王,写下一首无数男儿都羞愧的诗
- 巾帼|隋唐历史中的英雄好汉战斗力排行榜 巾帼女将不逊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