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肝硬化,老中医强调这3点( 二 )


典型医案
齐某 , 男 , 41岁 , 工人 。
1971年春 , 患者感脘堵腹胀、两胁刺痛、食欲不振、便溏乏力、时而低热、经常齿衄或出现皮下瘀斑 。 同年11月就诊于某院 , 检查见脾下缘超出肋缘二指 , 肝下界超出剑突下三指 , WBC 4.35×109/L , PLT 4.1×109/L , 肝功能检查示谷丙转氨酶(ALT)396U/L ,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3.43/3.02 , 诊断为“慢性肝炎(活动期)” 。 1972年11月 , 患者食道造影见中下段黏膜迂曲不整 , 有虫蛀样小缺损 , 轮廓不光滑 , 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 。 1973年4月 , 患者恶心、纳差、明显消瘦、乏力、尿色如茶、大便泄泻、黄疸、皮肤瘀斑较多、下肢尤显 , 于肋下3.5cm、剑突下6cm可触及肝脏 , 于肋下4cm可触及脾脏 , 无腹水征 , 肝功能检查示直接胆红素27.4μmol/L , 间接胆红素82.1μmol/L , 诊断为“重症肝炎、肝硬化、亚急性肝坏死”而收住院治疗 。 住院期间 , 经用干燥人血浆、肝太乐、肝炎丸、乌鸡白凤丸及中药汤剂等综合治疗后 , 黄疸已退 , 出血倾向明显好转 , 食纳增加 , 肝功能接近正常 , 食道造影如故 。 患者因惧手术 , 1974年4月转王鸿士门诊就治 , 平素尚有高血压史 。
现症:疲乏无力 , 腰痛腿软 , 脘胁痛 , 腹胀便溏 , 溲黄而少 , 齿衄 , 时有皮下瘀斑 , 夜寐不实 , 舌苔薄白 , 脉弦滑 。
西医诊断:肝炎后肝硬化 , 门静脉高压 , 脾功能亢进 , 食道静脉曲张 。
中医诊断:臌胀病 。
辨证:肝肾不足 , 气滞血瘀 , 湿热余邪未尽 。
治法:育阴软坚 , 活血化瘀 , 佐以理脾 。
方药:鳖甲15g , 红花9g , 三棱6g , 马鞭草6g , 党参12g , 焦白术9g , 黄精15g , 女贞子24g , 枸杞子12g , 鸡血藤24g , 桑寄生24g , 狗脊12g , 川续断15g , 刘寄奴9g 。 7剂 。
治疗过程中 , 出现腰痛腿软去红花、三棱、刘寄奴 , 加木瓜12g、炒杜仲6g;肝功能异常、血小板低 , 有齿衄、皮下瘀斑 , 加茵陈24g、板蓝根15g、牡丹皮9g、丹参15g、泽兰12g、水红花子9g 。 该方将息治疗2年 , 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明显改善 。
名家临床经验集
王鸿士先生师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 , 又曾拜前清宫御医瞿文楼为师 , 精于临证 , 在肝炎、肝硬化腹水、胃肠病、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病的治疗方面经验独到 。 本书为王鸿士先生临床经验总结——
中药治疗肝硬化,老中医强调这3点文章插图
《国医大家王鸿士临床经验集》
本书是是由王鸿士先生之子、北京中医院副院长、著名中医专家王国玮为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精心组织编写的一本著作 , 该书内容丰富、包含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王老的原始手稿 。 书中详细介绍了一代名医王鸿士生平、成长经历、行医生涯、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用药特点、与患者之间的温情故事 。
版权声明
【中药治疗肝硬化,老中医强调这3点】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国医大家王鸿士临床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 王国玮主编) , 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 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