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经肆虐的病毒,人们是如何应对的( 四 )


《村医图》中病患的姿势几乎和医书中描述的一模一样。或者可以理解为:画家是根据正规医书中的描述细致创作了这个施疗场景。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是“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摇”,可是原本就患病的人,大夫施行灸艾治疗,如何能“勿令动摇”呢?在农村,就是找一些人控制住病人,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几位可能是病人的亲属。
那么又是从哪里得知病人得的是“瘴疾”呢?
瘴疾在南宋时期是很多重大疾病的统称。
苏轼、沈括的《苏沈良方》卷三认为“瘴疾皆因脾胃实热所致”,由此可知瘴疾是一类内科重症疾病的称呼。而治疗瘴疾,多数用艾灸施诊膏肓穴,行重灸治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引用了《备急千金要方》“无所不疗”的功效,描述艾灸膏肓穴治疗瘴疾。我们综合《村医图》中患病老农的状态以及大夫施灸膏肓的形态,虽不知道老农具体患的是哪一种瘴疾,但推测是很严重的瘴疾。
还有两个证据可以佐证这一点。
第一是画中树干及房屋上的小墨点儿,画家在刻画树皮纹理走向时,将小墨点儿画在褶皱处或者背阴处,也有些画在屋檐的背阴处,我们由此推断这些墨点很有可能是霉菌,暗示当地是一个潮湿多雨的村庄——潮湿是瘴疾最主要的发病环境。
第二个证据和画中病人背上的小东西有关。
南宋名医闻人耆年的书《备急灸法》中说:“诸种恶肿,以大蒜切片如钱厚,贴疮头上,始用绿豆大小艾巧灸之,待痛可忍时,换大艾巧灸之,痛又减,可去蒜片,灸数不拘多少,不痛即止灸。”
宋朝庄绰在《灸膏肓腧穴法》一书中记载了13种取膏肓穴的方法,其中很多方法都谈到使用姜片、蒜片作为施灸的辅助措施,可以起到减轻病人痛苦,同时辅助增加疗效的功能。
画家在病人背上画的这个东西,应该就是蒜片这类辅助施灸的物品。大夫背后时刻准备着的助手之动作,可能是在用嘴哈手上的膏药,以便于大夫施灸之后立即贴上,用嘴哈气,是让膏药温暖不凉。
画中这些精准的细节不仅说明了病情,同时让我们相信:在那个时代,画中这样充满霉菌、湿气的农村,同样贫穷的大夫已经尽最大努力在治疗同时减轻病人痛苦。
纵观整幅画,《村医图》描绘了一次精准的临床医疗实践。
学界认为此画为南宋画院著名画家李唐所作。李唐是当时知名画家,宋徽宗赵佶时期入职南宋画院。宋徽宗本人就是艺术大家和鉴赏家,他执政时期能进皇家画院,类似于在爱因斯坦面前讲解物理还被爱因斯坦聘为物理老师的感觉。李唐也不负期望,他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人物。
作为南宋最知名的宫廷画家之一,在朝廷委托下创作的《村医图》必然要考虑它的传播问题。既要符合朝廷的宣传主旨,也需要对百姓有一定的吸引力。
所以李唐选取的不是一般小病,而是严重的、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的瘴疾——这幅画当时的观众应该并不陌生,同时这种病也不是人人都会有的患病经历,这是一个足够典型又同时让观众有“旁观者”心态的病例。
李唐选择一个潮湿的农村场景发生这次治疗,病患以及病患的家属都是穷人,符合人物典型性的宣传要求,容易引起观众的共情。
再次,画中是医生采用官方正统医书中记录的治疗方案——施灸膏肓穴。不遗余力将施灸细节画得清清楚楚,连穴位都画清楚,这几乎是当时最典型的临床医疗场景。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病患表现出明显的痛苦表情,这样的表情既可看成是一种写实的表达,也具有戏剧性夸张的宣传效果。
南宋时神出鬼没、不时出现的灾疫,促使朝廷大力推广正规医疗。与此同时,面对传染性疫病的多次暴发,各种巫觋也趁机发展起来,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促使疫病的蔓延,更会影响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
因此对于正规医疗医事的宣传很有必要,李唐的《村医图》即为其中之一。画家不遗余力地根据正规医书创作这幅作品,也正是宋朝医政的一个侧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