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精短文学》特约作家专栏
文/李树伟
周一去医院复查,恰逢同事因病住院了。我跟妻子商量,咱们检查完了,是不是应该去病房探视徐嫂?妻子同意了。
检查结果出来后,身体术后恢复的特别好,我就高兴地跟妻子说:去买点水果和滋补品……
妻子反对说:在医院最缺的是钱,咱们不如给她500元钱多实惠啊?想买啥,就买啥!我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就相互搀扶向住院处走去。
妻子一边走 一边埋怨徐哥说:平时看着徐哥人五人六的,可是,他跟徐嫂说话时,嘴特臭。
我反问妻子:咋臭啦?
妻子说:徐嫂生病时,徐哥明明从心里很关心徐嫂,可嘴上却不依不饶说徐嫂都是自己作的!
“发烧了吧?该!谁让你穿这么点衣服出去瞎浪?降温了你不知道吗?”
有时候,徐嫂说话也不注意,一次,徐嫂本来只是想提醒徐哥外面下雪了,出门要穿暖和点,可话从徐嫂嘴里说出来却变成了:“你在干嘛?外面下雪了都不知道?穿那么单薄想出去找死啊?真是长了一个猪脑壳,一点都不想事!”
徐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边换羽绒服,一边顶嘴说:早折腾死了,你好再找一个帅哥,换换口味……
于是,徐哥埋怨徐嫂这辈子就没有知足的时候,徐嫂也骂徐哥,一天就长个歪心眼,整天说我盼着他早点死啦?
我俩的突然探视,把老俩口感动够呛,客套话说了一大堆,当妻子给徐嫂掏钱的时候,徐嫂羡慕地说:瞧瞧你们两口子说话多温柔体贴,哪像我俩,整日在吵架中生活……
我望一眼躲在一旁生气的徐哥心里暗想:许多夫妻在一起时间久了,耐心被消磨,对另一半即使是出于好意,说话时也不顾忌对方的感受。话到嘴边就变成了指责和抱怨,久而久之,家庭生活便出现危机和裂缝。
我记得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中有句台词说的好:恋爱时,他们有说不完的话;结婚后,他们有吵不完的架。
徐嫂刚把妻子送给她的500元现金装进钱包里,他俩还在实习的独生女儿,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虽然工资不多,但还是用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大束鲜花走进病房,见到我俩非常有礼貌地喊:李叔、李婶您们来了。
妻子夸他俩闺女孝顺时,不料徐嫂却劈头指责闺女道:“你倒是挣了多少钱啊?还买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本事没学到,花样倒学了不少。就不能省着点,让我和你爸少为你操点心吗?”
原本笑容满面的闺女突然听到这些批评,羞愧的低下了头,委屈地走进了卫生间。
而我却看到徐嫂满脸喜滋滋地捧着那束鲜花,小心翼翼地摆放在病床的床头柜上,脸上挂着满足的笑意。
我看出来了,徐嫂不是不喜欢那束鲜花,也不是不感激女儿的心意,不过是用错了表达方式,本能地诉诸于讽刺和打击。
这就是很多中国家长的做法,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取而代之的却是打击、挖苦和讽刺。
还譬如,徐哥曾经跟我说过,快要七十岁的他不会用微信,也不会打字,曾因下载微信的问题多次向他女儿求助。
而工作繁忙的女儿因为没时间与徐哥交流,教她父亲学微信这事便一直拖着。
此时,徐哥看着女儿刚从卫生间里出来,就非常蛮横地命令她女儿说:过来叫我下载微信。
她闺女很不耐烦地说:没看到李叔和李婶还在吗?
她一边训斥徐哥,一边对我说:难怪我妈整天说我爸是猪脑子,我看一点都不假。
徐哥的请求,突然被她闺女无情的回话打断了,于是,徐哥不耐烦起来,瞪着眼睛对她闺女吼道:我是你爸?你怎么能这样跟我说话?
“好好,你是爸,你没看到我想跟李叔和李婶说说话吗?好好好,你等一下可以吗?”
徐哥非常生气的不说话了,只能在她身边坐着生气。
等女儿跟我妻子说话的时候,徐哥跟我说:“我现在不中用了,凡事都需要人教,她说教我微信,这都拖大半年了,到今天也没教我。
你看她刚才的态度,多伤人。我是她父亲,可她这一等让我等了大半年。”听完徐哥这番话,我才意识到他闺女的疏忽。
- 镇元子连如来也不怕,为何观音降临五庄观,镇元子吓得当场起立
- 现在学书法专业的学生,有前途吗?老师有话说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封神演义被度化到西方的孔宣在800年后到底为何要吞了如来佛祖
- 宝玉梦中大喊: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姻缘,宝钗听完为何怔住了
- 西游中龙族的身份地位为何如此之低?看看泾河龙王自己说了啥?
- 他是天界大神,与太上老君齐名,为何最后却沦落到给雷音寺看大门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牛家村为何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射雕里的大神几乎都来过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