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取更多的东珠,他们还设立了专门的采珠机构,被称作珠轩。
南起松花江上游,北至黑河,皆设有专门的采珠机构。
他们大范围分头采集东珠,因为过度捕捞,导致江中珠蚌大量减少。
往往是过了数条江也捞不到一个蚌,好不容易捞了一船的蚌,全开开里边竟然没有一颗能用的珍珠。
大冬天一趟一趟的白走,折损了不少人马。可皇帝却丝毫不在意,甚至不知道这么多人为采珠而死。
文章插图
图为皇帝冠顶朝珠
等到乾隆年间,东北的采珠的珠轩已设有65个,每个珠轩都有30个人,人员时常有折损,所以实时添补。
每一颗东珠都是采珠人拼了性命和所有运气换来的,故而又被称为''血珠''。
采珠人经常在水下工作,故而又被称作''水下奴''
,他们就水下的奴隶一样,生死都无人在意,上位者只在意他们奉上的东珠。
历史上关于东珠的记载长盛不衰,其中最为过分的就是大辽皇帝天祚帝,生活奢侈,尤喜东珠。
为了得到更多的中珍珠,他就命令女真人大冬天下河捞珠。
冬天东北的天气本来就冷,河水更是冰凉刺骨。
文章插图
图为东珠
下水之后,就算捞到蚌壳,蚌壳里边也未必有珍珠。就算有珍珠,珍珠成色未必好。为了捞到好的东珠,他们得不停的下水。
就这样,
许多女真人冒着严寒,凿冰入水,被活活冻死在了河中。
尽管如此,他们也不敢停下,一旦停下,面临的就是上头无尽的惩罚,甚至还会连累家人。
上位者永远不知道他们随口提的一个要求,下面的人要跑断腿,甚至付出性命才能办到。
珍珠的形成,东珠的没落。
珍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它是由细小的异物随着水流进入蚌壳体内,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炼,才有可能变成珍珠。
天然的珍珠形状大小都不一样,因为它所进入蚌壳体内的异物不一样,所以它形成的形状有圆形、梨形,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形状。
想在自然界中寻找一颗色泽光亮,圆润饱满的珍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多数全凭运气。
随着清政府的没落,以及沙俄侵华,日军侵华等各种侵华战争,对各种金银财宝的大肆掠夺,致使黑龙江行业的东珠资源日渐枯竭。
文章插图
图为最珍贵的黑珍珠图为最珍贵的黑珍珠
而黑龙江流传千年的东珠采捕业,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
。现如今更是讲究生态环境平衡,不允许过度捕捞,人类已经开始选择人工养殖珍珠。
所有贝类的贝壳内部都有一层特殊的物质,被称为外套膜。
外套膜和贝壳中间还有一层细胞。中间有一些缝隙可能就是异物进入贝壳的通道。
人工养殖珍珠就像在给蚌壳母亲做手术,将珍珠贝的外套膜切成小片,然后送入别的蚌壳的体内,通过珍珠质的沉淀,慢慢形成珍珠。
珍珠的外套膜和外壳之间的那层细胞,天生就会产出碳酸钙,他们包裹着珍珠,给它输送营养,让它越长越大。
如今的养殖技术越来越发达,不仅能控制珍珠的形状,更是能控制它的颜色,珍珠已经不是上位者的专属,所有人都可以买到。
文章插图
图为正常珍珠的各种形状
珍珠已经变得不再珍贵,价格也不是很高,人工养殖的珍珠和野生珍珠在化学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碳酸钙的成分。
【清朝皇帝朝冠上的那颗最大东珠,沾满水下奴的血泪,被称之为血珠】因为野生珍珠现在很少遇到,故而才会有野生珍珠比较贵的说法,我们在生活中不必追求物以稀为贵,也要给大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
- 本是边陲无名小国,却被金庸带火,皇帝成为家喻户晓的绝世高手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明清机构之都察院:劝谏皇帝只是一个笑话,全方位无死角监察百官
- 史上唯一不重男轻女的朝代,女人可以离婚改嫁,连皇帝都支持女权
- 敌国派才子来谈判,群臣被辩的不敢应战,皇帝笑道:叫文盲和他谈
-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精品欣赏
- 《乾隆皇帝松荫挥笔》横轴 张宗苍-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
- 它是古代吉祥宝物,人见人爱广受贵族欢迎,却受到一位皇帝的厌恶
- 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耐用,专家: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 清朝有一“特殊”宝贝,只能三个人用,王爷用了照样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