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姑三毛》②:怎样的父母,养出三毛这样的孩子?( 二 )


文章插图
三毛清楚,父亲深爱自己,也恨着自己,因为她不按他的建议去走正常的人生路。父女俩始终存在冲突,一次次彼此伤害。
她在信中说:“我们父女之间是如此的相像,复杂的个性,造成了一生相近又不能相处的矛盾,而这种血亲关系,却是不能分割的。”
倔强如三毛,从小要做自己。她这一生,孜孜以求的,是在她最在意的人——父亲那里,获得认可,让父亲因为自己感到骄傲。
出国留学,再三离家出走,除了追求自由,渴望远方,也因为对父母痴爱的忍耐达到到了极点。
她笔耕不辍,通过写作争取名利,是为从父亲那里寻一点爱之外的欣赏。心有千千结,父亲才是解铃人:
“对我来说,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你的一句话就定了我文章生死。世界上,在我的心目里,你是最严格的批评家,其实你并不存心,是我自己给自己打的死结,只因我太看重你。”
父母是孩子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宿命的缘起。
三毛是如此,你我同样如此。
《我的姑姑三毛》②:怎样的父母,养出三毛这样的孩子?
文章插图
小番薯的故事
1981年,三毛回到台湾,跟父母住在一起。在年幼的陈天慈眼里,奶奶多了一位帮忙带孩子的大孩子。书里写道:“小姑和我们俩姐妹,三个小孩彼此取暖,互相影响”。
小孩用直接、单纯的方式给予大人温暖,大人向小孩讲述外面世界的故事。三毛很爱讲故事,只要有空,一日三餐,她都会跟小侄女讲各种故事。
有一次晚饭后,三毛聊起从前,聊起时代变迁下家人的坚强。或许,她不仅仅是在跟孩童分享,也是在提醒自己不可遗憾:
三毛出生在重庆,那个还没稳定下来的年代,她随父母从重庆迁往南京,之后又举家迁居台湾。她的漂泊始于童年,一生从未停止。她曾对朋友说,自己永远不会有根。
《我的姑姑三毛》②:怎样的父母,养出三毛这样的孩子?
文章插图
一个人,可以一生漂泊如萍,作为生命,怎可能没有源起地?
陈家的祖籍在浙江舟山定海。清朝末年,三毛的爷爷叫陈宗绪,小名叫小番薯,是一个很努力的孩子。念书到十一岁,然后出去谋生。
小番薯富有冒险精神,不想呆在乡村,决定出去闯荡,便跟着堂兄坐船到上海打工。那时他实在太小,很多人不乐意给他工作,只能做些零活,勉强维持生存。
十七岁那年的一天,小番薯在码头闲逛,遇到一个英国人。英国人看小番薯吃苦耐劳的样子,答应带他跑船。
从此以后,小番薯开始在海上漂泊。他去过地中海、红海、印度洋附近的很多国家。
小番薯没有流连行踪不定的海上生活,他从英国人那里学来经商技巧后,回到陆地,自己做起生意,白手起家,成为江南有名的水泥商。
之后,就是“后来……再后来的……”的故事了。
陈天慈姐妹迷恋这些故事,到了睡觉时间,她俩进入姑姑卧室旁的客厅,乖乖躺在床垫上,闭上眼睛,等待姑姑讲述续篇,“梦中等到的,却是小姑的叹息和稿纸翻来翻去的声音。”
那时候,年幼的陈天慈以儿童的目光、旁观者的角度铭记下当时的画面:
当她一觉醒来,看到姑姑依然坐在桌前,挑灯夜战,写稿到天明。常年熬夜,导致姑姑患上肩背疼痛的毛病。奶奶偷偷在门外张望关心,一再叮咛。再多叮咛也是徒劳,只能默默守候着女儿的坚持,担心着女儿的健康。
《我的姑姑三毛》②:怎样的父母,养出三毛这样的孩子?
文章插图
相比奶奶的牵肠挂肚,爷爷的爱带着骄傲与释怀。有一天夜里,陈天慈听到爷爷对奶奶说:
“这孩子就是不一样,上帝给我们的任务就是养好这个恩赐的孩子,她不属于我们的,她有自己的路。她心里的苦不是我们能弥补的,她在我们面前的平静也是在压抑,是她的孝顺,只要她快快乐乐地活着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