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关公是个符号( 二 )


晋商在多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构成了一套有效的企业管理构造。这种结构的核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别。所有者称为东家,他在抉择了大掌柜(总经理)之后,履行全权受权经营,即所有经营管理大权都交给大掌柜,自己什么都不论,甚至连店里都不去。东家与大掌柜之间权责利并不同一,东家承当全体经营危险,大掌柜并不承担负何风险,而且,也没有制约与监视大掌柜的制度。例如,在票号中,内部职员的聘请、分号的开设与经营、资本的调度、内部规章的制度与履行,都由大掌柜说了算。在这种体系下,假如大掌柜不忠于东家,经营失败,内部人贪污,甚至卷款逃跑都难以防止,即便有完美的制度,古代社会企业内部人把持下的各种问题也难以避免,何况当时并不什么制度。这时靠的就是大掌柜对东家的“忠”。这种道德制约是票号经营近百年而没有产生贪污等问题,且经营良好的主要起因。用“忠”这种企业文化来束缚治理者的行动就非常必要了。
晋商讲求对客户的“诚”,重合同,重许诺,是贸易成功的要害。尤其是在汇通天下的票号中,客户把真金白银交给票号,换取一张作为凭证的银票。当时这种银票并没有法律上的保障,如果不讲“诚”,做不到见票即付,票号哪会有业务?在太平天国和八国联军的社会动荡中,晋商票号受到重大丧失,但依然保持见票即付,即应用老本也不能让客户吃亏,这才使票号在动荡之后有极大的发展。
企业文化可认为利润最大化服务。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价值观就要消溶在员工的血液中,成为行为准则。这就须要某种符号来代表这种企业文化,使文化外在化。晋商就是把关公作为诚信的代表,通过对关公的崇拜和很多祭奠关公的运动来弘扬和加深诚信的企业文化,于是,关公就这样成为了晋商企业文化的符号。现在不少人请关公、拜关公,想的只是发财,但如果没有关公崇拜的那种诚信内涵,财由何而来?
作者系北大教授,著作颇丰。
转载请注明转自关公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