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刘勰的经历,并且顺便欣赏他的名著《文心雕龙》之精彩内容。
一。家境贫苦,发奋学习,初当文官
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刘勰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是笔者的老乡哦)。其祖辈曾经有过做官的,但当他出生时,家境贫苦,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所以,刘勰成年后一直没有娶妻结婚。
家贫志不穷,从小热爱学习的刘勰,决心通过发奋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就和沙门的僧人们住在一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对那些经文已经很精通了。
文章插图
刘勰通过将经文分门别类、抄录整理,还加写序文,来增长自己的文学基础知识。如今南京钟山定林寺里面藏的经文,都是刘勰编写修订的。他的刻苦精神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自从天监初年起,刘勰开始担当基层的文职官员。在担任太末县县令时,他的政绩非常清正廉洁。
特别是在担任东宫通事舍人时,刘勰曾向皇帝建议,在朝廷祭天地时应当同祭太庙一样,只用蔬果,而不要用牺牲(牛、羊、猪),皇帝下诏命尚书讨论他的建议,最终决定按刘勰的意见处理。因此他被升任步兵校尉。
二。潜心著作,深得太子赏识
到了而立之年,刘勰因为常年在寺庙工作,经常接触到各类经书、历史文学著作,所以他决定将多年所学、所看的资料,加以研究整理,在总结前人文学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出一些著作论文来。
文章插图
这其中他认为最得意的就是《文心雕龙》,为此他花费了约五至六年的时间,精雕细琢,不断琢磨、充实、修正,最终于公元501年左右完稿。他以此著作开创了我国研究文学的先河。
由于刘勰当时的社会地位不高,《文心雕龙》完成后,虽然他本人较满意,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刘勰就想借助当时文坛上负有威望的沈约帮忙。而沈约的地位很高,刘勰没有正式见他的资格,于是,他便装作货郎在沈约车前挡驾。
沈约看过《文心雕龙》后,认为“文理很深”,就将它放在自己的书案前经常翻阅。从此,刘勰以及他的书才逐渐为世人所知。除了有名的《文心雕龙》外,刘勰还写作了散文:《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与《灭惑论》等。
文章插图
刘勰逐渐出名后,朝廷任命他为仁威将军、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兼梁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通事舍人”,并深得太子赏爱,被世人称为“刘舍人”。到了晚年,他奉命到定林寺撰经,京师名僧碑志,多出自他的手笔。刘勰后来削发出家,改名慧地,直至去世。
三。《文心雕龙》鉴赏
刘勰的《文心雕龙》,建立了明确的文学史观,并根据作家作品比较系统地探索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虽然它主要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但在论述有关问题时,作者常常把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紧密联系起来,所以不仅提出了深刻而系统的文学理论,还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文学史观,并能联系社会背景,分析各个时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情况,对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也作了简要地评论,给读者勾画出从先秦、两汉、魏、晋以至宋、齐历代文学发展的大致轮廓。
文章插图
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文心雕龙》给我们提供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史大纲,三万七千多字的《文心雕龙》,基本上概括了从先秦到晋宋千余年间的文字面貌,评论了两百多个作家,总结了三十五种文体,相当全面地探讨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艺术方法,并建立了庞大周全的理论体系。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从古到今我国文学诗词中最有气势的六首诗词,哪一首你最难忘
- 探寻俗文学研究的时代价值
- 5部少儿文学好书,让阳光与自信陪伴孩子每天,满满成长正能量
- 他拿遍台湾文学奖,写过“百年孤独”式作品,最后一部却很“怪”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文学巨著《左传》,教会你如何做“成大事者”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 公认的文学泰斗,却总奋斗在革命战线,留下的遗言狂妄至极
- 上秘鲁在文学、科学以及高等教育方面,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