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乾隆治国六十年,竟发生了各类打击社会底层的文字言论,“小案”四十二起,计分四类:炫才邀恩十六起;妖言案九起;愤怒谤议八起;僭妄犯讳九起。 民间修谱在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清朝的时候对于这种行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也就是说,在乾隆执政期间曾经禁止民间修谱,这也是民间修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文章插图
在一开始的时候,清朝作为少数政权,为了维护对民间的秩序以及宗族伦理,他们对民间修谱这件事行为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在乾隆做皇帝以后朝廷的态度就开始有所转变,他们对于民间修谱的内容跟格式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这也是这件事情发生的导火索。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主要是由之前我们都知道的文字狱以及满汉之间的争端所造成的,因为,这种种原因使得乾隆对于族谱这个问题非常关注。
一开始,朝廷对于修谱只是小范围的禁止,全国范围内的正式禁止民间修谱在乾隆二十九年开始。
【乱认祖先没啥好处, 这一家人认错了祖宗就被杀了, 就因为族谱乱写】
文章插图
那个时候江西的巡抚在调查时发现,江西有很多同样姓氏,但是,并非一个宗族的家族合在一起修建宗祠,而且,他们的家谱是随意写的。于是,这个巡抚就请奏皇上调查这个问题,乾隆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就要求各个地方的巡抚都要注意这个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整顿。从这以后,在民间修谱上有了政策,这个政策执行的范围从一个省份扩张到了全国。
这个政策要求对各个宗族谱系中的胡乱编造祖宗的现象进行了规范,到了最后全国各地的修谱活动都必须受到严格的管制,不能私自进行。
文章插图
到了乾隆中后期的时候,对民间实施修谱的禁令越加严格,这项禁令的内容也不断扩充变得更为详细,到《四库全书》编纂的时候到达了顶峰。在这个时候,当时的统治政府借着这次编书的活动,对于全国上下的所有书籍进行彻底清查。并且,在这次清查中,有好多书籍都被摧毁了,包括全国各个地方的谱牒跟地方志等。
在编纂《四库全书》期间,由于侵犯这项禁令而受到严厉惩罚的人并不在少数。比如说,在乾隆三十年的时候,福建的胡学成兄弟于家中修谱一案:兄弟俩于乾隆十九年刊修家谱,内有“太祖”、“昭穆”、“武宫”、“炀宫”、“世室”、“升遐”、“笼罩天下”、“亲贤乐利”等“僭妄”字句。二人卒后,奸人胡作梅因图产不遂,便控告胡氏家谱有上述“悖谬之词”。
文章插图
那么,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对于民间修谱有这么忌惮的心理?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维护当时的政府统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祖先,每个家族的宗族制度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所以,只要维护全国的宗法制度,就能够增强当时的政府统治。
从这项制度的执行程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地方的实施程度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有的家族因为这次禁令而变得家破人亡,家族也毁于一旦,但是,有的家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对于自家的家谱进行重新编撰,使得家谱符合当时的禁令。一般情况下,第二种比较多见,当然这也不仅仅跟当地政府的执行力度有关,最主要的还是跟各个家族的态度不同有关。
文章插图
在谱禁政策必须要严格遵守的情况下,一个家族如果能主动配合当地政府进行对家谱的重新编写,也许就能够逃过这一次劫难,是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比如说,全力配合这次谱禁活动的家族,有徽州的张家跟邓家。这几个家族在当地都属于大的宗族,家族之中对于家谱则看得非常重要,但就是这样的家族在谱禁政策发下来之后,却能够严格遵守执行,全力配合当地政府的行动重新编写家谱。
- 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的起源是什么有这样三大祖先!
-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祖先是从哪里来的?没有族谱怎么寻根溯源?
- 李白的祖先是谁?唐代诗人李白出生之谜
- 慕容复的祖先,64岁坐上龙椅,却因独一无二的死亡方式沦为笑柄
- 这位中华祖先,就像被打入冷宫谜一般,不见于正史却若隐若现
- 秦桧张缙彦洪承畴的“后人”很荒唐:搞错了祖先的朝代官衔和家谱
- 中国最简单的一个姓氏,笔画只有一笔,专家祖先很可能是胡人
- 美术生有多“嚣张”?插线板没啥,卫生纸没啥,看到AJ:优秀
- 你的姓是这14个姓氏之一 那么恭喜你!你和秦始皇是同一个祖先!
- 先秦时代|春秋时期一场三国对战,齐国历经九代,终于报了祖先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