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汉字是国人立命之神。——萧启宏
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安子介曾表示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的重要意义不需要反复赘述,这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瑰宝如今还在流传使用着,足以见得世人对它的肯定。从甲骨文到楷书到行书再到简体汉字,历经了时间的冲刷任然屹立不倒,汉字代表的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代表着中国的千年文明。然而就是这样的文化瑰宝,曾经还一度面临着被淘汰的尴尬境地,当时不少专家提议废除汉字改用字母,有一爱国人士写2篇奇文讽刺,全文读音一样,从而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文章插图
【专家提议废除汉字改用字母,他写2篇奇文讽刺,全文读音一样】众所周知,晚清到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比较复杂的时期,国家受西方列强的欺压,外来文化更是在国内疯狂传播,当时的一些专家为改变国内现状,积极研究中西方文化,加之时局的动荡,中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这些专家认为,旧思想文化深根于百姓心中,不懂与时俱进,而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则是罪魁祸首,所以当时他们提出要废除汉字,从根本上解决观念老旧的问题,并改用国际通用的字母来代替汉字的使用。所以在这段时间,国人对于汉字的抵触感很强,因为许多文学家都站出来表明立场,似乎笨重的文字代表着固步自封,阻碍了发展。当时的专家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废除汉字,而另一派则是反对废弃中华的传统瑰宝。
文章插图
两派专家对此争执不休,最终在语言天才赵元任的奇文中停歇了。说到赵元任,就不得不提到他在语言学上的造诣。他是名副其实的语言天才,童年时便可以掌握汉字的细微发音区别,12岁更是熟练掌握了保定话,苏州话,常州话等多种方言。在之后的留美中,临时抱佛脚看拉丁文的他甚至考出了第二名的成绩。作为学霸的他更是在康奈尔学校成为了风云人物,涉猎广泛,成绩优异。在语言学上,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造诣更是离不开他的浓烈兴趣和苦心钻研。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当地方言,这样的天赋型选手极为少见。
文章插图
作为爱国人士的他,当社会上出现了废除汉字的声音后,他便写出了两篇奇文来讽刺这些人,两篇文章都只有一个读音,然而意思却大不相同。一篇为《施氏食狮史》,通篇为“shi”的音,另一篇为《季姬击鸡记》,通篇为“ji”的音。比如在《施氏食狮史》中,他写到“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通篇读来十分的有趣,仅用一个音便表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若是将这些汉字都转化为字母,那通篇都是“shi”的音,请问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还能表达什么呢?此后关于汉字是否应该被废除的声音便逐渐消失了。
文章插图
赵元任用这样的方式巧妙的表达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是不可替代的,汉字的独特魅力更是其他语言不能仿效的,这承载着历史感和智慧的汉字怎么被废弃呢?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便能看出问题,汉字不能舍弃,汉语可以改革,扬长避短,但绝不是被废除。虽然有人认为这是文字游戏,但是同音异意的汉字不少,只听音不见字很难会理解文章的内容,而文字所代表的韵味更是难以被体现出来。
文章插图
其实于当时的社会而言,百姓生活贫困潦倒,自然看不到希望,但这绝非废除汉字便可以解决根本问题。汉字需要传承,是中华大地不同方言的载体,更是国家的通用文体,将不同的人紧密联系了起来。汉字更是文学的表达方式,通过汉字组成不同意义的词语,句子和文章,表达思想,这岂是字母可以替代的?历经了一番波折的汉字依旧会传承发展下去,带着中华文化载体的汉字依旧耀眼,国人应该对汉字感到骄傲自信,因为它独一无二。
- 宋小宝书法被网友盛赞,潇洒飘逸,深得赵本山精髓,专家:江湖体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朱厚烨墓出土一件金簪,却震撼了考古界,专家:金簪上的天上人间
- “镇海吼”重达32吨,历经千年不倒,却倒在专家自作聪明的保护上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几十块买的齐白石虾,专家看后手抖称最值钱的就是这半只
- 专家意外发现宋朝机关墓,打开墓门后,看到的东西让他们很吃惊
- 老农修猪圈意外挖出186具尸骸,检查后专家秦始皇祖坟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