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在我国早已流传了上千年,一直被我华夏同胞奉为至理名言,为何会如此?因为我们华夏最根本的信仰便是祖宗文化,而并非如西方那样的各种神魔。
你以为西楚霸王的那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是因为他虚荣吗?不,是因为西楚霸王也信仰祖宗文化,要光宗耀祖,手握天下权柄的人,怎么可能会如此幼稚?
不管是《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的:“夫孝,德之本也!”亦或是《论语-学而》中孔子说的“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章插图
我们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诗经》里更是直言不悔:“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方面讲,“孝”都是一个人一生之中必将奉行的概念,如果一个人不孝,那他也不配为人子了。“孝”这个字是怎么写的?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子”背着“老”才是“孝”,这个字都完全告诉我们了,但是某些人还是做不到,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悔。
文章插图
这个破碗别摔了,以后我也要给你吃的。
这个故事是我奶奶曾经给我讲过的故事,在民间应该是很有名的,大伙可能还听过,说的是一个女人对自己年迈的婆婆非常不好,连吃饭都不让老太太上桌,都是让她拿个碗蹲边上吃的。
而老太太呢,又身体不方便,有次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摔坏了一个碗,这个女人就大发雷霆,一直骂她,其实嘛,就摔坏一个碗的事情,何必大动干戈呢?
可是这个女人或许是照顾老人以及各种生活的压力把她变成了现在泼妇的样子吧,后来这个女的就去山上弄了截很大的竹子,把它锯断,变成了一个类似碗状的玩意儿,然后就拿这个给老太太当饭碗,美其名曰,这样就不会摔破了。
这样的时间持续了挺久,后来这个女人的女儿从外面回来了,好像是在外面上学还是怎么的,她看到这幅景象,都惊呆了,连忙问自己奶奶怎么了,为什么要用这东西吃饭,说着就要把老太太手里的竹碗给夺过来。
文章插图
老太太惊慌之下,连忙摆手:“不能这样,别拿掉,你妈妈要骂我的!”
这位女生看着自己的奶奶晚年生活如此落魄,内心酸楚不已,这位女生性格古灵精怪,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她跟奶奶说:“晚上吃饭的时候你故意把这个碗摔地上,妈妈要是骂你的话我来说话!”
本来老太太害怕的不同意,但经不过孙女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软磨硬泡,就答应了孙女的这个要。到了晚上吃饭时,女生的妈妈照常给这老太太打了一碗,让她坐边上的角落里吃,老太太有点犹豫的看了自己孙女一眼,只见自己孙女一个劲的在使眼色,索性豁出去了,砰的一声,这个竹碗和饭菜洒了一地。
女人一看之下,气不打一处来,开口就骂,而那个女生听到妈妈骂奶奶之后,连忙站起来捧场:“对,妈,就该骂,奶奶总是把碗打掉,你快点把这个竹筒拿起来开口,可千万别摔坏了,这个竹筒奶奶用了以后就给你用,你用了就给我用,要一辈一辈的传下去!”
文章插图
听了这句话之后,女人愣了,满脸错愕,呆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后来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跪倒在老太太身边,撕心裂肺的喊着是自己错了,不该这样对老太太的。
这个女生是什么意思呢?她是跟自己妈妈说,你现在对奶奶这样,那我未来也会对你这样,都是一辈一辈学来的,以后我的儿女也会对我这样,你忍心看着这种东西变成我们家的传统吗?
- 农村讲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尽生活智慧!
- 农村俗语“三九冰上走,过年露一手”,什么意思?道理在哪?
- 2021年是寡年,老话说:“寡年不见春,地收人不收”,啥意思
- 农村俗语“五羊六马,死了别剐”,老一辈人的告诫!
- 农村俗语“色字头上一把刀”,下半句才最精辟,却鲜有人知!
- 农村老话“男人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啥意思?为何这么说?
- 俗语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是何意八八七七指的是什么
- 农村留守奶奶用毛线钩出比基尼,收获粉丝一大片
- 农村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有没有道理存在呢
- 农村老人爱说:“穷不碰三艺,富不亲三人”,啥意思?看完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