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藩之乱 , 这里先要说三个与大众普遍认知不太一样的观点 。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 , 三藩的实力并不是很强 , 至少不会强过当时的清廷 。
吴三桂的常规兵力 , 不过才53个佐领 , 这个佐领就是牛录章京的汉译 , 一个牛录300户 。这么算来 , 其所属八旗兵不过20000人左右 , 再加上绿营兵12000人 , 再加上吴三桂的私兵 , 其兵力大致在5万人左右 , 在起兵前增加至8-10万人 。
吴军虽然常年剿匪、平叛 , 战斗力十分强悍 , 但是在此之前很多精兵都被带走了 。像王辅臣升任陕西提督、李本深任贵州提督、吴之茂任四川总兵等等 , 都抽调走了部分吴兵本部军队 。
另外两个藩王则更加穷酸 , 各自只有15个佐领加上6000-7000的绿营兵力 , 他两的兵力合计大致在3万人左右 , 且战斗力远不如吴军 。
郑经的兵力则更少 , 能有2万人就了不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当时的明郑并没有控制台湾全岛 , 其控制范围仅限于台湾西海岸 。明郑占的地方是从荷兰人手里抢来的 , 而荷兰人仅仅是占了台湾南部几个据点而已 , 兵力不过2000人 , 其中还有很多黑奴和东南亚人 。台湾中部的山脉和东海岸在当时还属于未开发的蛮荒地带 , 即使是后来清朝设县后也没有实际统治过 , 真正实际控制这些地区还要等到日占时期 。这就导致其兵员严重不足 , 虽然有西洋武器的加持 , 但陆战兵力仍然很有限 。
此时清军在全国范围内可动用的军队 , 旗兵约为20万人 , 绿营兵力约在30-40万人 。
所以 , 就数量而言 , 清军是占绝对优势的 。
其次 , 三藩是非常、非常不想造反的 。换句话说 , 三藩就是康熙逼反的 。
吴三桂的要求并不高 , 他想世镇云南 , 仿效其前任沐英 , 建立一个半独立的王国 。以他的军功 ,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如果当时只有他一个藩王的话 , 康熙是很有可能会默许的 。
但是不幸的是 , 当时有整整三个藩王+一个藩王女婿 , 控制着南方五个省 , 而比起吴三桂的军功 , 耿、尚加起来也不足其一半儿 。但是因为他们三个都是王 , 清廷又不得不给他们平等的待遇 。
早在多尔衮当政时期 , 有人就告发耿仲明私藏逃人 , 多尔衮揪住此事不放 , 逼得耿仲明畏罪自杀 。随后 , 多尔衮下令 , 耿仲明畏罪而死 , 其子不得承袭王位 。但是顺治登基后 , 本着其一贯怀柔的政策 , 又恢复了耿继茂的王位 。
同样在顺治朝 , 尚可喜多次提出请求 , 表示自己想要回辽东老家 , 让自己的儿子承袭爵位 。这个意思就是我回到北方 , 当个人质 , 好让皇帝大人您放心 。但顺治不许 , 仍然让他镇守广东 。
也就是说 , 在康熙削藩那会儿 , 尚氏是真不想干了 , 耿氏对清廷怀有感激之情 , 吴三桂也很满足现状 。这要是想反 , 那就不正常了 。
最后 , 削藩这个事儿 , 真的是个偶然事件 , 并不是三藩蓄谋已久的 。
康熙十二年 , 尚可喜上疏再次请求回辽东养老 , 请求其子尚之信承袭爵位 。吴、耿也紧接着上疏 , 表示愿意跟尚可喜一起去养老 。
20岁的康熙力排众议 , 不顾满朝上下的反对批准了尚可喜的养老请求 , 却不同意尚之信承袭爵位 , 令其子一同北归 , 同时撤销平南藩国 。
让人无语的是 , 在接到了这个让人无法接受的旨意后 , 尚可喜却没有丝毫反抗的打算 , 开始将兵员和所需物资一一登记造册 , 准备北迁 。
但是吴三桂不干了 , 他随即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帜 , 宣誓反清 , 这才点燃了这场大火 。
在战争初期 , 局势顺利的超出了吴三桂的想象 。他的义旗一举 , 南方半壁江山应者如云 。连跟他势不两立的明郑都表示愿意合作 , 共同反清 。他仅用了一年就控制了云、贵、桂、川、湘 。随即 , 陕西王辅臣也起兵响应 , 不久之后察哈尔王也反了 , 率军向北京进发 。
此时的康熙已经是四面受敌 。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一看就懂山水盆景中的“石”,究竟选用是啥“料”!
- 宋仁宗一生究竟有多牛,竟让乾隆如此崇拜?
-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精品欣赏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网友:可以买下几个日本
- 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耐用,专家: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民国“情圣”徐志摩恋爱秘籍大公开,林徽因,陆小曼究竟有多美
- 曹操为何被称为盗墓者的祖师爷?究竟盗过谁的墓?原因是这样
- 匈奴的习俗,为什么会有父妻子继这种情况?其原因究竟为何?